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孩子的心要大,帮孩子的手要短

(2009-04-05 18:10:23)
标签:

育儿

分类: 郜媽賣娃

                     爱孩子的心大,帮孩子的手

                         文:郜莹

    担心被误解有"打书"之嫌,因此一直犹豫是否要转载”阿邦妈妈"的”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郜妈"博文(http://blog.sina.com.cn/u/1340653450

   这篇文章在计算机里存了半个月,今天还是决定将其转载,只为在”阿邦妈妈"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所有妈妈在挣脱传统"模范母亲"时所有的自责与害怕;以及一个虽懒于动手但勤于动脑的妈妈,在努力朝着”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在坚持”孩子的心要大,帮孩子的手要短”下,如何狠着心偷流着泪看着孩子扑跌于道而不伸手扶持,与欣慰笑看孩子靠着己力迈向成功。

 

       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郜妈http://blog.sina.com.cn/u/1340653450

                     文:阿邦妈妈

    初识郜妈是在新浪育儿博客里。博客写手们水平参差不齐,加上我有一批文采超强的家人朋友,让我少有看上眼的文章。但郜妈的博客有看头,一是文字幽默诙谐,二是内容丰富,三是她非常勤奋,更新很快。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是,她和我一样是个“懒”妈妈。她用自己成功带大的一双儿女证明,懒妈妈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这让我原有的一点矛盾和负疚感也没有了。和郜妈交流,丝毫感受不到年龄、生活背景的差异。

    现在,她又出了新书《巧妈咪 NEW一下》。她要把这书一半的版税捐出来,帮助贫困地区的教育。我一点不觉得意外,因为她就是这么爱教育的人。从网上知道她要来青岛搞育儿活动,让我激动又有点不高兴。激动当然是因为有机会见面了;不高兴的是我正在过敏,以这样的形象示人,太糗了。但是见郜妈的迫切还是战胜了对臭美的虚荣。

    3月21日的早晨下起了大雨,我早起去做了头发,并要求全家人盛装陪同前往。老G是不爱出门的人,尤其是在有NBA的周六早晨。看我在镜子面前左顾右盼,他很奇怪的问:“你不是说形象不佳,谁都不见吗?”答曰:“郜妈啊,难得一见的郜妈啊!”郜妈果然不负我望,一如照片中的年轻漂亮。我拿到了她亲笔签名的新书,照了合影,唯一的遗憾是现场她的粉丝太多了,我们都没怎么交流。

    回家的路上,阿邦就开始读郜妈的新书,边读边爆出阵阵笑声。我是回家一气读完的,虽然很多是在博客上读过的文章,但还是感慨,学文的就是文笔好,如郜妈,如老姐。同样的事,学法律的人就写不出来这样的效果。最让我感动的是,郜妈把部分网友在她博客上留言也收入其中。打开扉页的鸣谢,赫然看见了sarah的名字,在《该不该给孩子零用钱》后面,又意外的看到了sarah的留言。看着自己曾经的话语,我真的好感谢郜妈。如果不是她这么有心,我都不记得这些文字了。谢谢你认真听我们说话,谢谢你帮我们收着。

 郜妈:其实要感谢这么多认真去看我文章和给我回应的朋友,因为你们所言所语,提供给我和其它阅文者不同角度的思考空间。

 

    这也更让我遗憾,没有在现场就看郜妈的书,没多和她聊聊天,希望我们还有机会再见。为了弥补短期内见不到郜妈的遗憾,我把我最想说的话记在这里了:

    读郜妈的文章常让我会心的微笑。我们是如此的相似,想做好妈妈,又想做最好的自己;爱孩子的心很大,帮孩子的手却很短。我们还有很多一样的坏毛病,比如说抢孩子的东西吃,丢三落四,坏脾气。我喜欢吃的东西不会让给别人,这是从小父母给惯下的毛病。还好老G象爸妈一样惯我,有好吃的总是我先,而且把这个光荣传统传给了儿子。于是经常会我端着冰淇淋,阿邦在一边眼巴巴的说:妈妈给我留一口。我从虎口中留一点给他,还要加上一句:等你挣了钱要买给我吃啊。

    郜妈提到要儿子做自己的记事本,我也一样。我的时间和空间概念都非常差,出名的没心没肺,忘事特别快。出门不靠脑子记路,只靠嘴巴问路。阿邦钢琴课、武术课的时间我经常记不准,他要自己想着,还要提前通知我,给我留出足够的时间,否则迟到了概不负责;上课的路线我记不住,我只负责开车,他要告诉我怎么走,如果让我绕远路还会被埋怨。

    朋友曾经忍无可忍的指责我,说我对孩子不好,要求接管照顾阿邦。我问过阿邦,阿邦说很愿意去人家住几天改善下伙食,但还是愿意在我家,因为和我一起很快乐。

他是不是真的愿和我在一起,我不知道,和阿邦在一起我真的很快乐。他是个有思想有涵养有判断力的小孩,大家都喜欢阿邦,愿意和他在一起。

    在大家的指责下,也曾怀疑自己是不是个好妈妈,是郜妈坚定了我做妈妈的风格。用她的话说:不要过份辛勤照顾,不要让爱成为影响孩子学习成长的“碍”。

其实,和郜妈一样,我们都是懒于动手却勤于动脑的妈妈,深知教育的重要。在阿邦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他的幼儿期,我读了很多的书,接受了很多优秀妈妈的指点(含我家常妈妈,含郜妈)。

    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上没有一套永恒不变的教育方针。我一直在寻找、调整、适应,努力按最适合孩子个性和发展阶段的方式来教育他。

    第一次让阿邦自己走远路,第一次让阿邦晚上独自出门,我都忍不住追出去,远远跟在后面。他是我唯一的宝贝,怎么会不担心?阿邦练功让我帮他压腿,看着他头上的汗滴,我嘴上喊着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怕吃苦,其实心里已经疼得受不了,到旁边屋里掉下泪来。我不能让儿子看到妈妈的眼泪,不能让他放弃。哪个妈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想替孩子承担所有的苦,可理智的妈妈应该知道,孩子总要长大,自己面对风雨。

    郜妈说:不要把所有的都给孩子。妈妈的手长,孩子的手会变短。

    期待郜妈更多好的文字,希望我们还有机会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