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的愛護,郜媽博客堂堂進入200萬點擊率
减法育儿
文:郜莹
养儿育女中金钱与心力花费最大的就是”学习费”,因此谈到减法育儿,首要拿出来琢磨的,就是将送孩子去上才艺班、补习班的钱省下来,买上一部好一点的计算机,回家自己当老师。
相信看到我提出的这个建议,一定会有妈妈跳起来大骂是馊主意,反对之因不外乎是”没时间”或是”没能力”教孩子,然而这真是主要原因吗?
先就以说”没时间”的妈妈来讲,其实去细想和细想一下,平日花在接送孩子去上课,与等孩子下课在外闲逛的时间,加起来就十分可观,因此”没时间”是否只是一种想在教育孩子上偷懒的借口呢?
至于说”没能力”的妈妈,那你可能是太小看自己的潜能,也缺乏”活到老学到老”自我成长的热忱哟。
当然也会有妈妈提出疑问:
“买计算机就可以自己当老师教孩子了吗?”
没错,不过前提是爸爸妈妈们,必须先要去熟悉一些网络世界,善用这个新时代的工具,跟着孩子一起做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这些年来,早已成为国际间最热门的学习方式,因为网络上有各式各样,让学习变得更简单有趣的课程。
网络学习还有另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依照适合自己的程度、速度与方式来作学习。
目前在大陆地区已经有许多孩子,在借助网络来帮助完成作业。不过许多父母却不能接受这种求助网络的学习方式,认为这是孩子不肯自己去琢磨钻研问题,全仰赖求助于网络帮助去完成课业,是一种偷懒的学习方式。
父母的这种观点对也不对,因为的确是有不少孩子在尝到了透过网络,就可以轻松得到作业解答后,不肯再自己动脑筋去寻求答案;但也有家长认为网络是一种把教室延伸到课堂外,将老师请到家里授课的好工具。
会有如此天南地北认知上的差异,就在于做父母的有无花心思去真正了解网络学习,并让自己跟孩子成为一个网络学习的伙伴。
章爸爸是一个由不懂网络,但为了减少和孩子间的”数位鸿沟”拉近亲子关系,而去学习、了解网络,并参与孩子一起在网络上共同学习。结果研拟出一套既能防堵孩子只在网络上找寻答案偷懒取巧心理,又能激励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就是要求孩子自己当评分老师,也就是先自己做题,当碰到没有把握的题目时也要去完成,然后再上网去对照答案,或去听听别人的意见。
章爸爸同时订下了积分奖罚制度,就是经常对孩子进行抽查,若发现儿子有利用网络教学偷懒取巧时,就要扣除十个积分;若能在网络上替人解题,就可以得到十个积分;若能全靠己力完成作业,也可得到十个积分,满一百个积分就可以”当爸爸”一日,享受做”儿子”的爸爸为他提供倒茶、按摩、陪玩游戏….等服务。
当初只是为了单纯想借着网络,跟孩子建立另一种沟通模式的章爸爸,完全没有料到在陪孩子一起”玩”网络时,竟激发出了孩子主动学习的热忱,并让孩子发掘出属于自己有效学习法。
看到这里一定又会有爸妈出来呛声-
章家小孩这种情况只是少数成功的个案,不能被当作范例让家长学习。
那你一定没有去看到,章爸爸之所以能成为那少数中的成功者,是在于他肯花时间与心思,去贴近孩子的”心”世界,肯放弃一切偷懒怠惰的借口,陪伴孩子在成长、学习的路上一起走,让孩子感觉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孤独,能和父母一起互动和分享学习上的挫折与成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法单单只仰靠学校教育或既能学习就能成才,最能带给孩子最大影响的,其实是家庭教育中的耳濡目染。父母和家中长辈本身就是个能告诉孩子社会的残酷面,并引导孩子如何突破困难、冲过险境,培养其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的骨气和韧性的好老师。
因此不论是站在省钱或教育的立场,如果能用”减法教育”去减少孩子在外到处奔波学习的时间与金钱,”增加”孩子在家安心与父母一起受教,共同分享生活与学习上经验的时间,不仅能带来更亲密的亲子关系,也让孩子从跟父母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