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长出梦想的翅膀
文:郜莹
郜妈爱说笑
儿:「妈妈,做父母的要鼓励孩子有梦想对不?」
妈:「没错,你有什么梦想?」
儿:「我梦想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位伟大的南极探险家。」
妈:「嗯,挺不错的梦想,你想怎样去达成呢?」
儿:「我想就先从培养『不怕冷』开始锻炼起吧,所以从今天起,妳每天给我一块钱买冰棍吃。」
郜妈侃一侃
数年前有位十六岁的日本青少年中务显贵,利用寒假期间来台湾作为期半个月的单车之旅。
中务显贵和许多与他同年龄的孩子一般,有着繁重的课业压力和平凡的家庭,唯一和其它孩子不同的是,中务显贵小小的心灵里时常翩飞着不同的梦想,而他的父亲不仅不去责怪他「不切实际只会作梦」要他「把心思放在升学考试」,而是鼓励他「勇敢去梦和想办法去实现它」。
「骑单车去看世界」就是中务显贵的梦想之一,并且在他十一岁时就逐步从日本、美国、瑞士与中国开始展开他的「圆梦计划」。
中务显贵目前是个就读日本一所普通大学成绩中等的学生,他的未来究竟是否会较其它「从未勇敢追梦」的孩子来得「成功」,还是一个无法「看到」的未知数;然而他较同龄甚至许多年长于他的人,来得独立勇敢的个性却是得到大家的肯定;而能拥有一个全力支持他「想梦就实际去筑梦」的父亲,更是许多孩子的艳羡点。
不记得曾在那个省份的电视台新闻中,看到报导一位十多年来坚持研究制造飞机的老农民。
老农民不识字,所以自然看不懂任何有关造飞机的书,是个没啥「知识」的人;又住在那种外人罕至新信息缺乏的农村,因此想必连「常识」也缺乏,所以他造飞机全然就凭着天马行空的想象。
他初初想要能「飞得起来」必需有翅膀,又再想风筝没翅膀但也能飞得起来,靠得是风的助力。
「如何去制造乘风的效果?」老农民每天边干田地活边胡思乱想,活作完了就去搞实验,将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去买做飞机的材料,甚至有一次还拆了祖屋的木料来作机身,将即将收割的麦田铲平成一个助飞跑道,把家人气得哇哇大叫,兄长和妻子都恨得要跟他拼命。
老农民前后「试飞」了十来次,每次的试飞都引来不少村人来寻乐子、看笑话,瞧这个「痴人」又在搞啥「飞机」。
在第十七次的「试飞」时,他的飞机在倚靠拖拉机快速拉行助跑后,真的飞起来了,虽然飞得并不高,但「真的」在离地而飞。
一些平常把他当傻瓜一样戏弄讥讽的村民,全都张大了嘴发出「哇哇哇」的惊叹声;原本因不愿跟着他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而躲进屋内的家人们也跑了出来,抬起头嘻开了嘴;全村的孩子则疯了一样的追着飞机跑。
得知消息的记者跑来访问他,问他为何会着迷上造飞机,这位老农民回答的可妙了:
「就是有这个想头嘛,想飞上天去看看自家的田地和屋子,在高处看是啥个模样。」
「那为何一次次失败了,还能不放弃?」
「因为还是有这想头嘛,只要有那想头在,就继续做下去呗!」
多么憨拗的回答,却不得不让人惊佩他,能不畏旁人的损伤阻挠,仅凭着刚强倔强的意志,去将自己的梦想付诸实现。
而奇迹,居然也就这样被他给创造了出来!
在看了这个就发生于我们中国土地上故事后,你还会轻忽自己孩子的「痴人说梦」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