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跟一位女友谈及想要在博客上发表一篇「妈妈不坏,孩子不爱」的文章,女友闻言沉默了约十秒后,用豁然开朗的神情对我说:
「『妈妈不坏,孩子不爱』你这话说得真没错,因为我就有这体会。」
女友在孩子方一岁多时,就因丈夫外遇而成了单亲妈妈,身心皆受巨创的她自觉无法抚养照顾幼女,就「自私」的将孩子丢给父母照管,独自一人飞到英国去做进修,直到拿到硕士学位和自觉身心皆已「恢复正常」了,方才重返女儿身边。
如今她的女儿已入大学,不仅母女关系和谐;她也因为通过了自行疗伤,可以「有风度」的与前夫的友谊「复活」,甚至平心去接纳当初破坏她婚姻的第三者,鼓励女儿也和父亲新组的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如果当初我采取的是『好』妈妈的思维方式,不论自己心中多苦、多怨、多疲惫无力,都要守在『已经没有爸爸』的女儿身边,做一个『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牺牲者,现在的我在女儿眼中,应该会是一个『坏妈妈』的形象吧!」
的确,「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情怀之所以会被人所称颂,那是因为极少人能做得到,过度的要求给外人的「形象」,不仅辛苦了自己,也给了孩子「必须回报妈妈为我做牺牲」的极大压力。
孩子在承受不了下,即便嘴上不说,心里多半也会萌生,希望自己的妈妈如果能「有一点坏,亲子关系应该会轻松和谐些」的想法吧?
所以究竟啥形象的妈妈才够格称得上是「好妈妈」呢?
是否不按传统框架所限,更能忠于面对自己不足的「坏妈妈」,反倒更能博得孩子得尊敬与喜爱呢?
很想听听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