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 |
分类: 郜媽賣娃 |
笑一笑
奥运会上,外国观众和中国观众在一旁比较哪一国得过的的金牌多…
外国观众:「我们的奥图曾在奥运会上得到6面金牌!」
中国观众:「哼!那算啥!我们岳飞只一天就拿到12面金牌咧…」
侃一侃
周末观赏某个电视台所制作的「母爱总动员」节目。
节目进行的方式,是由三个母亲各自带着五、六岁大的孩子,一起做才艺表演,和讲些平日未曾向对方说出的心里话。
然后由群同龄孩子做评审,票选出他们认为最棒的母子、女搭档;现场还请了三位名人来做嘉宾讲评。
获得孩子们最高票选的,是一位既会翻更斗、又会跳舞,还会像模特走台步的小女孩。
然而令人惊诧的是,当制作人员与这三位孩子作私访时,那被评审孩子们认为「最棒」的女孩,她的自我感觉却是最差,且觉得是母亲的累赘;把「妈妈,我要替你『长脸』!」视作是永远必须奋进的目标。
「妈妈,我要为你『长脸』!」这是个多么沉重的心灵之担,竟在母亲全然未曾察觉的情况下,重重的压在一个六岁孩子的肩上,而这女孩究竟还能背负着这个重担行走多久?
这三对母子女档中获票率最低,但不论是外表或内心,皆表现出就是「那个年龄」孩子该有的纯真无邪与快乐;他母亲完全采取较倾向于西方「放羊吃草」自由教育方式,将「品德、良好礼仪与生活习惯」的培养,高于强迫孩子去学习「十八般武艺」,因而在表现上太过「一般般」的母子,却博得在场名人嘉宾的一致推崇。
认为这看似「太过平凡」、「输在起跑点上」的孩子,他的母亲如果能继续坚持原有「正常」的教育方式,这个孩子未来在学业或工作成就上,虽然未必能有特殊拔尖的表现,但是他绝对会比另外两个孩子,会拥有更如意自在,与心灵幸福指数最高的一生。
而我们大多数为人父母的,所希冀儿女和自己所过的生活,不也就是「如意、平安与幸福」吗?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是否曾不自知的,将那「期盼」的重担,加诸在儿女肩
上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