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 |
一个初犯的窃盗在得手赃物几天后,突然自动到警察局去自首。
审讯中警察不停的质问他:「当铺中这么多值钱的东西,你为什么只拿了那些不值什么钱的货物?你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
窃盗犯抓狂大叫起来:
「求求你闭嘴不要再问了好不好?我就是因为受不了我老婆一直在问我这话,所以才决定前来自首,好到牢里清静清静的,结果没想到你们又来提这荏!」
侃一侃
女儿要过五岁生日时,要求的礼物是「一件有着长长、蓬蓬裙幅,像白雪公主穿的那种裙子」。
「贤」母为满足女儿心愿,特别选了个黄道吉日,去童装店「血拼」。
原本打定主意完全遵从「民意」,任女儿挑选所爱,但在发现她的「品味」实在有问题时,就忍不住「碎碎念」了-
「妈妈觉得那件粉红色小碎花的,你穿起来比较好看耶!」
「难看,我喜欢它旁边这一件。」
「拜托,那件缝了那么多层纱,像个蚊帐一样,你穿起来一定会像个移动的『蒙古包』。」
「不会,我觉得穿起来一定像公主!」
「你不觉得这大花大朵,上面又缝了这么多俗气的亮片,穿起来很像唱野台戏的吗?土死了!」
「你这个年龄觉得土,我这个年龄却不觉得它土!」
女儿大概被我「碎碎念」得火大了,狗急跳墙的冒出一句超越她年龄的「毒」话,我被「堵」得愣了一下,并且悚然而惊-
当初拿来反驳父母、师长的话,竟然「现世报」的被自己女儿给用到我的身上了。
接下来又想-
人的观念、观看事物的角度,果然会随着年龄不同,而产生心灵上的差距吗?
还有-
我是为了让女儿欢喜,才带她来购买衣裙,既然是「为她欢喜」,就是要「顺其心意」,让她择其所爱,现又为何反客为主的,要她来「遵从我的心意」呢?
我如此在意女儿「穿得合不合我的眼光」,是为了想要一个能「摆得出去」,可以「证明」自己「够品味」的「活道具」吗?
我自己不也是从「穿得像调色盘」一样,慢慢摸索学习到适宜的装扮吗?
我为何不能让女儿也能如我般,拥有个「属于自己」应有的成长经历,而想用自己的框架,来「复制」一个自己呢?
曾和女儿一起合作一本书,我负责撰写文字,她担任绘插画。
通常和其它插画家配合作书时,我都是把完成的文字交给他们去阅读后,再开一次会做沟通,就全然交托给他们去构思绘图。
但是在跟女儿合作时,我在把文章交由她去全盘看上一遍后,还不放心的又把全书各篇文章,一篇篇的再跟她讲述一遍;甚至在她绘图时,像个黏皮糖般紧贴在她的书桌旁,以便随时能给她些「批评指教」。
女儿在不堪我不时「指点一二」的骚扰下,掷下画笔撂下狠话-
到底是你要画还是要我画啊?啰哩叭唆的意见这么多!
为了担心这「小鞭炮」被点燃了,会真给你来个「大罢工」,耽误了出书的进度,我只好将自己的「高见」,紧紧「锁」进嘴巴里,试着去做个观棋不语的「真君子」。
在看到她画的是羽冠鲜丽的公鸡,而非我所设想肥嘟嘟的母鸡时,要忍!
在看到她画的寿司,迥异于我脑子里所构思的,那种日本料理店中卷得五颜六色的「花寿司」时,要忍!
在看到她画的冰激淋,是麦当劳卖的那种蛋卷式的,而非我思维里的成装在高脚玻璃杯里的,要忍!
但当连要她画一面旗子,她画的也不是我印象里的,高高飘扬在旗竿上的四面旗帜,而是运动场里拉拉队爱用的三角旗;连飘扬的方向都南辕北辙时,我终于「冻未条」啦(台语忍不住)!
但-
最后还是只把嘴张开,叹了口气,什么话都没有说。
因为我发现,在我「关了」嘴巴后,我的「心眼」却因此被启开了-
我「看见」了大人与小孩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由于切入点的不同,所产生不同观点的趣味性,和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创意。
并讶然自以为很熟悉、了解自己的女儿,她的内心世界里,竟然隐藏着我所「视若未见」的情思。
我很庆幸,能有这被「强迫」学习做个「闭嘴妈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