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郜媽賣娃 |
笑一笑
一个初犯的窃盗在得手赃物几天后,突然自动到警察局去自首。
审讯中警察不停的质问他:「当铺中这么多值钱的东西,你为什么只拿了那些不值什么钱的货物?你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
窃盗犯抓狂大叫起来:
「求求你闭嘴不要再问了好不好?我就是因为受不了我老婆一直在问我这话,所以才决定前来自首,好到牢里清静清静的,结果没想到你们又来提这荏!」
侃一侃
女儿要过五岁生日时,要求的礼物是「一件有着长长、蓬蓬裙幅,像白雪公主穿的那种裙子」。
「贤」母为满足女儿心愿,特别选了个黄道吉日,去童装店「血拼」。
原本打定主意完全遵从「民意」,任女儿挑选所爱,但在发现她的「品味」实在有问题时,就忍不住「碎碎念」了-
「妈妈觉得那件粉红色小碎花的,你穿起来比较好看耶!」
「难看,我喜欢它旁边这一件。」
「拜托,那件缝了那么多层纱,像个蚊帐一样,你穿起来一定会像个移动的『蒙古包』。」
「不会,我觉得穿起来一定像公主!」
「你不觉得这大花大朵,上面又缝了这么多俗气的亮片,穿起来很像唱野台戏的吗?土死了!」
「你这个年龄觉得土,我这个年龄却不觉得它土!」
女儿大概被我「碎碎念」得火大了,狗急跳墙的冒出一句超越她年龄的「毒」话,我被「堵」得愣了一下,并且悚然而惊-
当初拿来反驳父母、师长的话,竟然「现世报」的被自己女儿给用到我的身上了。
接下来又想-
人的观念、观看事物的角度,果然会随着年龄不同,而产生心灵上的差距吗?
还有-
我是为了让女儿欢喜,才带她来购买衣裙,既然是「为她欢喜」,就是要「顺其心意」,让她择其所爱,现又为何反客为主的,要她来「遵从我的心意」呢?
我如此在意女儿「穿得合不合我的眼光」,是为了想要一个能「摆得出去」,可以「证明」自己「够品味」的「活道具」吗?
我自己不也是从「穿得像调色盘」一样,慢慢摸索学习到适宜的装扮吗?
我为何不能让女儿也能如我般,拥有个「属于自己」应有的成长经历,而想用自己的框架,来「复制」一个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