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小朋友的数学课

(2007-10-29 09:08:51)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郜媽賣娃
美国小朋友的数学课 

 美國小朋友的數學課"逛市場"

笑一笑

上数学课时老师问小龙:

「如果你妈妈欠鱼贩80元,欠肉贩96元,欠米店23元,欠电器行256元,那么她总共需付多少元呢?」

「一毛也不必付,因为我们家老搬家!」

侃一侃

定居美国的妹妹带她读中学的儿子leo回台湾度假时,leo无意间看到他读小四表弟的数学课本,吓得瞠目结舌说:

「好险,我没在台湾读书。」

因为台湾小四的数学,教的就是美国中学生所需了解的内容

难怪朋友在台湾数学成绩总是不及格的女儿,跟着去美国做交换学者的父亲到美国读书,居然能「咸鱼翻身」成为班上数学的「尖子学生」。

 

据说这是「美国奇迹」-

因为在国内数学成绩再阿猫阿狗的中国学生,入了美国学校,都能摇身一变成龙成凤!

 

第一次去美国,是在计算器还没普遍被利用之前,在小商场购物时忍不住窃笑:

「美国人算钱真是笨啊!」

因为美国人算钱的方式,是把你给他的钱摊成一桌,然后再一五一十的取去你买东西的金额。

不像中国的小贩,脑筋里似乎装了个电子计算器,滴滴答答的三五下就算出了该找的钱,甚至还会偷偷的再多减去些「毛利」哩。

 

当时心里就有个疑问出来-

真是,加减乘除都算不过中国小贩的美国人,居然还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科学家、经济大师、经营之神….,真是莫名其妙!

 

这个疑惑直到被妹妹领去逛农牧品市集,巧遇到一群由老师率领着,手握着长纸条购物的小学生才被解开。

我好奇的请那些小孩给我看看那些长纸条,发现那些纸条上面,印有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的数字。

妹妹说这些小朋友是在上「数学课」和「理财课」,学校让他们借着跟小贩的交易,来学习辨认不同的数字、学会加减,和建立不同种类或份量的东西,它所富含的不同金钱价值。

 

这堂「美国小朋友的数学课」,让我恍然大悟,自认为数学很不错,考试时看见任何鸡兔与其它乱七八糟动物同笼,都可以不少算或多加任何一只脚的我,为何在遇见「算钱」时,就会头脑不清;我的理财专员,他的数学在校成绩一团糟,却在投资理财上的眼光能精准独到的原因。

 

也茅塞顿开-

学数学和学任何学科,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增加生活和工作能力」,也就是让「所学能有所用」。

 

听一听

告妈铭言:「用得上」才是维持「学习热情」的最大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