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文化校园学习公社杂谈职场/励志财经 |
分类: 传播会计 |
清明节前一天的下午,我院CPA2007级一班、二班的学生党支部要开一个学风建设交流会,与会的有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事前,会议主持人向强、李爱玲和王晨曦三位同学到我的办公室,请我去与他们进行一下这方面的交流。作为二十七年前一名曾经的学生党员,以及三十年前一名曾经的入党积极分子,以一名过来人的身份,用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时间,以八个关键词讲了自己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并与同学们做了自由交流,其要点整理如次,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
学风一个学校的灵魂。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如我校的校训即为“博文,明理,厚德,济世”;二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即学生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学生中的学习风气是一个综合观念,不能具体化,但可感受到。如“学在某大”、“玩在某大”等之说。
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四个条件的综合合力。即良好的教学环境—物质条件,高效的教学管理—软件基础,高素养的教师—核心与主体,高素养的学生—重点与主体,它们缺一不可。它可以分解为八个关键词:
第一,明确的学习目标。你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学校?你来以这时要做什么?你最终要达到什么要求:仅为了取得一个毕业证?为了学完专业课?为了未来的人生谋一个好的职业?修满学分为目标?丰富知识为目标?
第二,全面的学习内容。一是人文知识,即经、管、法,文化、艺术、哲学、道德,通识、常识、知识;二是专业知识,主干专业课,选修课(必选课、任选课—会计史?会计理论?);三是能力性知识,为业务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详细的学习计划。通过学习计划来具体分解学习目标,明确一定期间做些什么,如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全学程四年的计划,便于考核、对比、找出差异、查找原因与调整计划。不能是:东张西望过大一,慌慌张张过大二,急急忙忙过大三,东奔西走过大四。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自成规律,自觉遵循,周而复始。
第五,向上的学习精神。一是意志坚强;二是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三是要思考性学习,即学—思—疑—惑—解—豁—学;四是快乐学习,把学习当娱乐,不把娱乐当学习。
第六,高效的学习方法。方法是桥梁,方法是手段。有好的学习方法,事半可功倍;不讲学习方法,事倍功才半。
第七,志同的学习团队。应当把志向相近、志趣相同的同学团结在一起,互相学习与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八,丰硕的学习成果。具体体现为课程成绩、考证成绩、论文、教育部创新实践课题、博文杯、创新杯、海峡两岸会计知识大赛、全国会计知识大赛、湖北省会计科目扑克大赛、校园风采大赛……但应当注意享受学习过程,享受学习经历,淡对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