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学:专业期刊知识辑录(1)
标签:
教育文化校园学习公社知识/探索 |
分类: 博主会论 |
《自然》(Nature)
《自然》杂志于1869年在廷德尔、斯宾塞和贺胥黎等人的参与下在英国创刊,迄今为止历史已经超过130多年。如果那个时候有诺贝尔奖,廷德尔、斯宾塞和贺胥黎都是当之无愧的候选人。《自然》和它的美国竞争对手《科学》是科学世界的奥林匹亚山双峰。达尔文、爱因斯坦、伦琴和克里克都曾在《自然》上发表过作品,只有那些认为自己要说的东西确实意义重大的人才敢向《自然》投稿。
《自然》系列期刊是由每周出版的多学科《自然》杂志和8种每月出版的期刊组成。《自然》杂志发表在某一学科内具有高最影响、其它领域的科学家也会感兴趣的研究工作;8种学术期刊的名称是根据其报道领域命名的,它们都发表在其领域中质量最高、影响力显著的论文,这8种期刊的名称分别是:《自然生物技术》、《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遗传学》、《自然免疫学》、《自然材料学》、《自然医学》、《自然方法学》、《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自然》杂志的主页有它们的直接链接)。所有的这些期刊都是国际性的,它们在美国、英国和日本出版和印刷。点击这里可获得更多这些期刊间相互关系的信息。
《自然》杂志和《自然》系列月刊的影响因子位居世界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之列。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在可以其期刊的主页上找到。期刊的崇高声望让作者受益良多,但也意味着论文发表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有许多投稿未经同行评审就被拒绝。
《自然》系列期刊与绝大多数其它期刊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均没有编辑委员会,取而代之的是,论文是否出版是由具备深厚专业背景的编辑在与科学界作广泛的商议后决定的。这篇文章只是为您提供这些非凡期刊的常规编辑过程。虽然所有的期刊都基本相似且有共同的编辑方针。但所有的作者在投稿前都需要参考所投稿期刊的《读者指南》,以获得在该期刊准备和发表论文的至关重要的详细信息,因为期刊间存在差别。
2004年3月11日,《自然》推出“中国特刊”。特刊以专业学者的评论性文章剖析了中国科研多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潜力,将世界的目光引向崛起的中国科技。 以特刊形式介绍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对《自然》杂志来说是“史无前例的”。该特刊中收录了8篇论文,有些对中国在分子医学、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生态学、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前瞻性的介绍,有些则细致分析了中国如何建立国际化科研机构、如何提高科学研究产出率等问题。这些文章均来自华裔学者,他们中大部分人长期在西方工作。 坎贝尔说,我们希望这些与西方世界和中国都有着密切联系的专家,在中国和西方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推进双方的理解与合作。
《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许多领域的研究都达到了国际水平,我们认为有必要让全世界的读者都关注这片神奇的土地。”“《自然》杂志经常发表来自中国的优秀科研成果论文,而且发表频率越来越高”,“中国无疑将成为科技强国”。
《自然》的网址:http://npg.nature.co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