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新军:加油站前吐心声(2008S-4)
标签:
感悟随笔校园学习公社职场/励志文化 |
分类: 我与会计 |
会计予我 我与会计
晏遥
最近在翻阅一本译著——《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甚觉有趣。没有想到枯燥的经济学的书可以写的如此的轻松自如,读起来更令人赏心悦目。它被用来解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为什么选民对投票缺乏选举热情,离婚率为什么会上升,男女比率为什么总是趋于均衡以及有趣的婴儿和猫的理性问题等等。顺着弗里德曼天才般的想象力去思考,把深奥的理论生活化,轻松化,这对于平时思想“浅薄”的我来说实在是一大锻炼。
提到经济学的原因是和会计有关的。A.C. Littleton在他的《会计理论结构》理将会计的本质定义为“会计最主要的是与经济学和统计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会计作为经济学的一部分,同样有着难以匹敌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爱好者去研究、发现,甚至倾尽毕生精力。在过去的和会计亲密接触的四年里,我对它快乐的初体验赋予我决定继续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整个本科生涯对会计的认识,几乎都陪伴着恩师的谆谆教诲,也有很多有趣的回忆相随。
直到现在,大学里的专业课启蒙老师唐国平老师曾经说过的话仍犹在耳:“学习,学会计,就要一门心思的学下去,不能等到工作了迫于需要才考虑继续深造的问题,因为工作后想回到课堂真的是一个几乎难以实现的梦想!”虽然不比所谓的名言警句般发人警醒,醍醐灌顶,但是我偏偏记住了那堂课,那番恳切的影响我四年五年甚至更久远的一句话。这也是我下定决心考研,即使再多阻难也从未退缩的强大精神支柱之一。现在唐老师作为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对学生要求甚是严格,就我个人来说,真的很幸运有这样的老师。
后来很荣幸得以在第二位院长汤湘希老师的课堂学习高级财务会计。与其说会计的魅力如何强烈,不如说汤老师的个人魅力留给学生的深刻印象。犹记得每周五中午都会准备好占座的条子贴到下午第二堂课的左边第二排上,整个学期,我们寝室的三个丫头都固定在那个位置上,仰着脖子望着黑板和老师,享受着在最佳位置上洗耳恭听老师风趣幽默又精湛的讲解的乐趣,会计的乐趣。又过了一年,因为准备考研,我和寝室的另一个丫头再次跑去旁听汤老师的高财。但是这次教室换在文波,因为人气太旺的缘故,每堂课不仅座无虚席,还总是加很多临时的凳子,整个教室前前后后绝对没有多余的空隙,不知道这是否引起当时的ACCA班的同学的反感。特别要提到有一次,因为去晚了连教室里面的临时位置都没能分一杯羹,不得以搬动了楼道空处的三连座的大排椅,谁知道不一会管理员就来警告我们说不可以随便搬公共椅子,黑着脸限我们立即还原,当时肯定气愤至极,但是现在回忆起来却回味出许多快乐,甚至是一份复杂的感动。原来我曾经这么痴狂过!到后来很荣幸参加会计辩论赛的时候,汤老师显然不记得我了,但是我一提到说某次在课堂外走廊上旁听他的高财的时候,话语未落,他就频频点头……印象立即变得生动起来。
从2006年底,中国的资本市场就开始火速飙红,仍很怀念那个连续26天大盘只涨不跌的时期,怀念那时候看见报纸新闻时内心的狂热和激动,虽然就目前萎靡不振的股市来说再难现当年辉煌,可是那个特殊的好景却给了我难得的炒股经历。
怀揣千辛万苦从家里要来的千把块钱,我开始和好友共用一个账户买卖股票,每天中午下课回到寝室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大盘;甚至在教室里,等老师一闪人,我们就跳到讲台上打开电脑看财经新闻,研究盘算利得损失,买进还是卖出,然后一起打开N个新闻窗口,无论价值几何,一点点的研究每日政策变化,包括其中的股坛八卦笑话。
还记得当时的财务管理老师告诉我们她把买菜的钱都投在的股市,希望今天买一斤猪肉的钱明天可以买两斤时,教室里立即发出骚动般的捧腹大笑。也记得当时看见总是唱空的周小川被大家冠以“中国股市终身空军总司令”的帖子时的愕然,继而大笑,虽然后来证实我们的周行长并非杞人忧天,因为任何资本市场在持续上涨后,都会达到一个顶点,当这个投资者特别是摇摆而资本单薄的散户吹大的气球再也难以变大时,只需一根小小的别针就可以把它扎破。于是,当辉煌了大半年的中国股市在经历了“5.31连续四日跌停“的惨状后,我们的资本账户也转为赤字,因为期末考的临近,历时半年的炒股生涯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投资的激情带给我们新的认识,也让我们充满活力。作为一个准会计人,那时候已经感受到了自己和这个社会在经济领域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中国的股市现在完全是另一番风景,但是不得不再次提到汤湘希老师,没有他当时在课堂上的鼓励,鼓励有条件有想法的同学在中国的股市上见识见识,估计我也难以下决心说服保守投资的父母给予我支持。
可能就是这样,无形之中体验着会计,从专业课的学习,参杂着作为学校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的学子的骄傲,再到总会牺牲整个暑假的注会考试,以及投资的初时激情到后来的黯然退场,整个过程苦乐相伴,但我对会计的认识却逐渐丰富形象起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