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友已经达到上限,喜欢茜子博客的朋友一定记得加关注~
在去香港之前,印象中的蛋挞几乎就只有一种可以堪称王牌,便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葡式蛋挞了。在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旁的葡式蛋挞屋,每次去都几乎要排着很长的队,徐家汇便更不用多说,寒冬里排队等候新鲜出炉蛋挞的人已经横跨十几米宽的人行过道。说蛋挞是最讨喜的小甜点也绝不为过。
我在路途上还捧着一本香港美食的小吃书,打算看到哪儿吃到哪儿,正好前几页就有介绍末代港督访港一定会吃的泰昌蛋挞,另外香港甜品屋圣安娜的蛋挞也是备受香港民众的追捧,一下午的时间便品尝了两家最出名的蛋挞。喜欢吃曲奇饼干的同学一定不陌生牛油曲奇在口中慢慢融化的感觉,那种香浓和细腻跟葡式蛋挞真的有着天壤之别。也许是我的味蕾太喜新厌旧,牛油塔皮的港式蛋挞果然让我惊喜到了。
离开香港前的一天便跑遍旺角的各大书局,只为求一个港式蛋挞的方子,好不容易得来的方子却因为都是高级点心师按照茶室餐厅标准做的大批量的方子,只好买回家好好的研究,最后家庭制作版本的六人蛋挞方子终于成功。塔皮塔水都是完全按照港式蛋挞的配方按比例减量了,蛋挞水的浓度稍微减淡了一些,但做出来丝毫不减它的风范。酥酥的外皮,而蛋挞水就像杏仁豆腐一样滑滑嫩嫩,做成六人份刚好可以装满一个小盒子,可以送亲人朋友。
剩下的牛油塔皮用模具做了几个小小的曲奇饼干,家人也特别喜爱。。。
英国传统做法里,蛋挞皮和蛋汁里都要加肉蔻,但香港人不喜欢吃这种有点辛辣味的蛋挞,而更喜欢清淡味道的。
港式蛋挞皮有两种:一种是酥皮,英文叫 Puff
pastry ,类似于葡式蛋挞的酥皮;另一种是牛油皮,英文叫 shortcrust pastry
,要加很多黄油,因此有一种曲奇的味道。一开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后来泰昌饼店用曲奇面团做蛋挞皮,大获成功。
资料记载中是1982年接手泰昌饼家的欧阳天闰造出曲奇皮蛋挞,才使香港的蛋挞有了酥皮和曲奇皮之分。他的蛋挞看起来与别无异,但即使冰箱冷却后,再放进烤箱加热口感仍然与新鲜出炉时一样。不会像坊间的蛋挞,冷却后出现蛋馅裂开的现象。
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特别青睐泰昌蛋挞,曾一口气连吞好几个,使泰昌饼店及其曲奇皮蛋挞声名鹊起
之后彭定康每周都会来一两次,还在泰昌饼屋亲自做起了蛋挞。随后,欧阳天闰把照片贴在门口。香港本地媒体闻风而来采访,泰昌蛋挞迅即成为“香港第一蛋挞”,也开始被称为“肥彭蛋挞”。
滑嫩如杏仁豆腐,又像果冻的蛋挞水,香浓的牛油塔皮,充满致命的诱惑。。。
家庭自制港式蛋挞【6个蛋挞的小方子】

所有食材:塔皮材料A:低筋面粉90g
黄油50g (先室温融化)
三能中号的蛋挞模具6个
糖粉20g
蛋液6—8g
(我用两个鸡蛋大概100g左右,塔皮用剩下的放入塔水)
欧德堡淡奶油5g
塔水蛋羹材料B:蛋液80g左右
细砂糖35g
欧德堡淡奶油25g
净水90g
制作方法:1.
打蛋盆中先放入A中融化的黄油,糖粉,打蛋器搅拌至全部融合后,加入蛋液,继续搅拌。
直到全部融合,颜色变浅。
2.放入A中的淡奶油5克,继续用打蛋器搅打(如果分量不多可以用手工的打蛋器)
心得:3.面粉90克称好放入粉筛,一定要用粉筛慢慢筛入,饼皮才会更加细腻。

心得:4.先用筷子将所有粉末朝一个方向搅拌成雪花状。
5.用手将雪花状的粉块慢慢捏合在一起,因为有大量的牛油,饼皮很容易做到盆光,手光,面团光
揉合成光滑的面团一定要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至少一个小时取出。


蛋羹的制作:1.将B中的所有材料混合均匀,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至少6小时左右。
配方中说明蛋羹的融合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成品的味道也会更加浓厚。

成品制作:1.可以将塔皮分成两大份,擀成一张大大的饼皮,大约厚0.4公分,
然后用圈形的模具直接按压在皮面上,
心得:
更细致做法是将塔皮分成6等份,擀成厚薄均匀后再按压出塔皮。
取出圆形塔皮,放在蛋挞模具中,用转圈轻轻按压的方法贴合好。
全部塔皮做好后,和蛋羹一样放入冰箱冷藏。
2.烤箱250度预热。将塔水分别倒入蛋挞模中,剩余的塔皮可以做成曲奇小饼干,
放入烤箱烤制到蛋羹微微呈焦糖色,塔皮变成浅棕色即可。
、
晾凉后再小心的倒出模具。
心得: 烤制时间因自家烤箱而定,配方中说明10分钟即可,但我家烤箱一共烤了20分钟塔水才变成果冻状。但颜色仍然是浅黄的,不像葡式蛋挞有明显的上色效果。
=========================== 生活中的我,美容养生资讯尽在微薄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