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铁岭师范
——学习阶段回忆录
文/开原
高清林 2011年10月6日记
回忆铁岭师范的三年学习生活
我1951年2月入学,1953年7月25日毕业。因学校改制,暑假毕业,我们提前半年离校了。因家庭无力支持念普通中学,故选择免费的师范学校,每月助学金7.5元。助学金,学校统一调配,伙食、教科书、作业本、理发、看电影,都从这里出。当时民众,购买力差,物价低。记得,一个鸡蛋4分钱,一斤酱油5分钱,文化米(机器磨高米)5分钱。当时,手头钱紧,一学期开学,只能带2元钱,还得留8角钱,做回家的路费。当时,铁岭至泉头车费8角,从泉头下车,35里到家;如只剩5角,就到开原站下车,要走旱路110里,冬天得贪黑。
1953年7月25日 铁岭师范三年2班毕业照:

三年2班同学名单:
前6排左起:李润堂.邸洪喜.高东礼.齐 祥.徐振生.李润林.崔 震
前5排左起:王汉文.高清林.汪 泽.王德远.杨春先.潘振祥.施海楼
前4排左起:刘文中.曾 普.张玉峰.曹广生.周兆更.韩向奎
前3排左起:张玉文.张金城.赫贵友.尚俊杰.王守常.赵壁生.邢殿臣
前2排左起:赵广仁.白景昌.孙文斌.肖景阁.高福海.吴乃昌
前1排左起:刘兴邦.袁忠祜.王志仁.陶士清.曹福山.张洪友.王孝昌
老师左起:罗恩富.李丙石.汪尉丁.张问善.汪伯峰
提 决心书:籍连喜.陈新
前排坐席右侧的是汪伯峰 当时是教导主任 后到辽宁函授学院中文系任讲师 我听过他的文学史课
1953年7月25日 铁岭师范三年2班团支部同志合影:
备注:三年2班共青团员26人,全班人数42人,团员超过一半。
1953年7月5日 铁岭师范开原学友合影:
——前行左起黄钧、王志仁 后行左起吴绍周、高清林 二位女同学,名字记不清了

铁岭师范1953届三年2班毕业生 48年后聚会
2001年7月13日,铁岭师范1953届三年2班同学48年后再聚会,地点在铁岭市清河风景区。召集人是崔洪文同学,吃住在清河区党校。到场同学16人,由崔洪文安排食宿。
14日上午,乘大面包车参观清河水库大坝、溢洪闸、清河电厂。地方官员出面招待的有人大尚主任、缪主任,我将《开原历史地名考》各送一本,作为纪念。
15日,早6时起床,座谈同学情谊。多数人表示,有机会再聚一次。不少人,情绪激昂,开原的白景昌、施海楼还当场作诗。饭后,又交谈一会,大约9点,聚会结束。我与刘兴邦、白景昌、施海楼等开原同学,送铁岭、法库、康平等远道同学上车先行。后,我们乘公汽,反抵开原街。
2001年7月13日 铁岭师范1953届三年2班毕业生48年后聚会:
——在清河区广场

铁岭师范1953届三年2班同学 50年后再聚会
2003年8月29日,我们三年2班同学一行16人第二次聚会,地点银州区。毕业分手50年后,我们有幸又见面了。
开原参加的只有我与刘兴邦,上午,在五中转盘相会,后乘车去铁岭。
下午,到银州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家住银州的李润林,给我们讲了一则故事。
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来铁岭视察,省市县领导及有关同志陪同。登上龙首山,总理问:龙首山海拔多高?一陪同干部答:“比海拔还高!”总理略一沉吟,不再问话,而言其他。后来,这位干部的答话就传出来了。再后来,“比海拔还高”,就成了当地群众讽刺“干部学问低”的话巴。
31日,曹福山领我们寻找50年前的记忆——当时的校址、教室。我们找到了1951年学习的教室。这栋红砖瓦房,现在成了库房。我们在原教室的屋檐下摄影留念;后又到1953年学习的小红楼,即铁岭市委前院改建的一栋大楼,合影留念。
之后,到站前饭店用餐。再后,各自回转家园。这次聚会,每人只花费120元。
备注:待定2004年2月17日,曹福山来电:王孝昌同学因癌去世。
2003年8月30日 铁岭师范53届三年2班部分同学合影
——嘉宾有原班主任贵维林(二行左4)铁岭艺术馆馆长赵本山师傅李忠堂(后行左4):

2003年8月30日 铁岭师范1953届三年2班同学聚会留影
——在铁岭驻跸园:

2003年8月30日 铁岭师范1953届三年2班同学聚会留影
——在我们1951年入学时的读书校址 处龙首山西山脚下:

2003年8月30日 铁岭师范1953届三年2班同学聚会留影
——在1953年毕业前读书校址 今铁岭市委前院西侧一栋 原为小红楼,已改建:

2003年8月30日 高清林在1953年读书的教学楼前:

2003年8月30日 铁岭师范53届三年2班部分同学参观周恩来纪念馆:

上图局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