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清林
高清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48
  • 关注人气:2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清林自传——八十五岁

(2019-08-29 05:59:40)
标签:

古城

家史

开原

考察

文化

分类: 高清林自传
     高清林自传——八十五岁

    八十五岁  活到老.学到老  2018年


一  经历简述

2018年1月1日,元旦,全家聚餐,由淑华、李楠安排,彩霞汉奇、振华、凤云都到。

1月5日,高清林格言勤俭持家、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是我终生的奋斗目标。

1月23日,郑智生一男孩,起名王智宸。

2月5日,到于俊英家,于波归来。临走,赠我200元。张凤双,给送10斤猪肉,前槽,很好,分割后,放入冰箱。

2月10日,农历腊月25。王琳、张继明来,买多种礼品,还有肯德基。给廖若晨500元。给王琳、王鹏自传新版2本。

2月11日,汉奇来,送菜。与李楠去酒店,高健请客处。托高淑华给高健结婚祝贺300元。高新华来,买礼品,给他《自传》。

2月12日,于淑芬来,带礼品。给其《自传》。

2月13日,李宏达、钱璐邮来3斤海参。快递。

2月15日  除夕。淑华、李楠在,振华、凤云来。

2月22日 上午9时,开原五中领导看望退休教师高清林。

2月24,旅居加拿大叔伯孙女高博前来看望。

2月24日上午,松树张家•三姐妹  前来看望

3月13日,于俊英、张凤双来。说:三哥鹤林病倒了,住新华医院。艾淑云去世了,正月十五,在高碑店。已安葬在昌图此路树。于俊英去了。艾淑云前夫张国志,后与张喜臣结婚。一生坎坷。

3月24 晚9时40分,三哥高鹤林逝世。享年88岁。高淑华、李楠从新华医院归来诉说。

6月19日:与高柏林 二哥同行,高英华开车。到莲花故乡一游。


   人生片段

    高清林被聘为开原市历史学会名誉会长

时间在20187月,学生王义(右2)转告。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2018-12-7 王义来看望,当面提到:高老师被聘为开原市历史学会名誉会长,还是专题片《口述历史》顾问。来宾:右1:于俊英、右3:陈山堂、左1:曹春清、左2:吕殿录、左4:祁玉林。

 

  阖家庆贺高清林八十五岁诞辰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左图  高振华摄

201815

勤俭持家、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是我终生的奋斗目标。——高清林格言




《高清林自传》印制完成·序言·目录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序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生苦短。如今,我已85岁了。若从高墨林、高柏林两位哥哥1941年考上中学算起,至今已78年了。在这78年中,我们高家先是摆脱文盲之痛,后逐步迈进现代文化之家。目前,以高玉玲为首的年轻一代,更是越发重视家族文化,学历都是大学。墨林撰写了《高氏家谱》,柏林写了《生平传记》,贺林写了《人生路》,清林写了《自传》。高文华写了《高清林八十寿辰祝寿词》。这些文稿,都已印制成册,成了传播家族文化的有力助手。

    书写《自传》,属家族文化建设,具有传宗接代的价值,不可小觑()。一个家庭,需要经济的支撑,但家族文化不可或缺;文化建设看似软实力,但对家族成员的心灵、智慧、情操、道德、思想的影响,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书写《自传》,就是陈述自己的人生旅途;我写自传,还为老伴崔桂兰留下踪迹,描述桂兰的文字与照片占有相当比重。这也是对她的最好纪念。


 《开原文化遗址考察文集》印制完成·后记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考察文集》· 卷首诗  情系开原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高清林生活照  李亚冰2010324日拍摄。

        情系开原

    少时自愿进师范,二十当上“舌耕”人。

    执教城乡四十载,我与学生情谊浓。

    退休研究地方史,一心要做“笔耕”人。

    六十五岁修《乡志》,回报莲花众乡亲。

    七十出版《地名考》,苦中有乐五年工。

    近年编就《开原史》,洒向故乡一片情。

    注释:

    1 “舌耕”,在这里,比喻教师讲课。

    2 “笔耕”,在这里,比喻文人书写文章。

    3 《乡志》,指1998年出版的《莲花地方志》。

    3 《地名考》,指2016年出版的《开原地名考》。

    3 《开原史》,指2014年出版的《开原简史》。


    《考察文集》·扉页照片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上图:来访的远方朋友罗贵华拍照。


   辽南高句丽山城考察专家张大庆来访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张大庆,抚顺人,高句丽山城考察专家。2018-2-7下午来 交谈2小时。

张大庆是《阳光花香》博客博主。我送他《开原地名考》《开原图说·解读》二书。题词青山接绿水,碧水青河流。考古成挚友,交流更知心。

交谈题目有:开原高句丽山城状况、塔子沟山城地位(开原城前身)、扶余城、黄龙府、扶余川地域、高丽山城群西境等等,范围很广。很多观点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对我的研究成果多有称赞,特来拜访。对以前网上交流,寄给他的材料,表示感谢。

   他会四种外语,多在外国公司工作,国内到过多省,国外也到过一些外国,交际广泛。


  开原五中领导看望退休教师高清林

   20171115

清林按语:我是开原第五中学政治教师,教研组长,19947月退休,教龄40年。从1996年始,开始研究地方史。学校领导同志来了,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我感到单位给我温暖,感到社会对我的关爱。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左图:高振华拍照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旅居加拿大叔伯孙女高博前来看望  2018年3月24

                            拍几张照片  留作纪念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左图:我与孙女高博。 我赠她:《高清林自传》,她翻阅着,深感兴趣。她通晓英语,我问:汉语他、她、它,英语几个“他”?高博答:一个“他”。四爷问:你体验,那种表达方式精彩?孙女说:还是“三个他”精彩。我告诉孙女:别学了英语,丢了汉语。孙女说:我们这代没问题,孩子可就不敢保证了。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上图:1987年7月12日,在清河大坝上,清林桂兰与高博


西丰松树张家·三姐妹  前来看望

    时间:2018324日上午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左图:张大姐(两姨姐)的三个女儿:张玉娥、张玉芳、张玉珍

   我向三姐妹介绍了独居情况。三姐妹对我关心备至,感情热烈。各自赠我200元,不收不成。我送他们《高清林自传》《高氏家谱》。 

 

    开原电视台记者李响、陈灏、高璇来访

时间2018.4.18 上午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左图  开原电视台记者李响来访  视频截图

李响手拿采访计划,向我做了介绍:

采访主题是传统节日春节,请谈春节由来、回忆你小时经历的盛况、延续时间、感兴趣的故事等。

  高璇手拿话筒,与我对话,她提示,我回答。陈灏手端录像机,边录像边提示。

  我谈话内容包括:二十三过小年送走灶王爷、三十供大纸、除夕守夜、年兽凶猛、初一拜年、破五、正月十五吃元宵(汤圆)。

边录像,边交流,探讨制作程序。记者注重民主式工作,效果很好。

  一小时后,他们离去。



    开原电视台李响、高璇一行 前来采访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采访现场摄影

  左起:朱鹏飞、李响、高清林、高璇

 

 

201895日上午,开原电视台记者李响、主持人高璇、录像朱鹏飞,前来采访。李响女士来我家采访,不下十次,成为老相识了。

他们在录制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谨慎认真,强调质量,令人佩服,人才啊!

    他们在电视台工作,经常录制节目,宣传别人,自己却不露面;这次,我把它倒过来,给他们拍照片、上博客,称赞一番。这是发自内心,不是表面文章。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上图·开原电视台播放视频截图采访内容  民间风俗:中秋节、重阳节。 

    录制内容:中秋节、重阳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节日。


  学生王义来访·录像《口述历史》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2018年8月13日,王义带王猛、严妮来录《口述历史》长篇纪录片。早6时到,9时走。王猛、严妮二人是录像社的技师。今天录第一集:开原老城历史。





八十五岁·活到老.学到老·2018年

左图:右边是王义。



   2018年8月13日

 









前往沁园春·看望柏林二哥                       

想念故乡

2018-8-18  高英华开车陪我去看柏林二哥。带一瓶蜂蜜。英华买的葡萄,二哥与我,各一袋。

英华给我二人拍张照。交流一小时。唠些生老病死的事。

 

二哥93岁了属虎。身板硬朗,语言流利,思维清楚。担心便秘,担心卧床不起。我给他支招,提些建议。


   高清林86岁 还拍张照片

    老了,确实是老了!我不怕。这是自然规律。

    想念故乡我得抓紧时间干点啥——这不35万字的《高清林自传》脱稿了,到解放路侯莹杰复印社印制了30本,语言表达真切,378张插图也彰显我的一生。32万字的《开原文化遗址考察文集》也定稿,插图278张,印制10本。

    这两本书,是我的收官之作。不能正式出版了,印制几十本,送给亲属或朋友!

    我与莹杰是30年的老朋友了。他听我说:“搁笔不再写了”,他接过话茬:“我给你照张相,做纪念吧!”

  于是显现出左边这张照片。

  拍照时间是2018年8月28日上午10时。

  近日上街,无人陪同;增加信心,放稳脚步。感觉腿力增强,锻炼确实有效。只争朝夕,不能等靠。

  8月30日记事:早8点上街。从小区北门出发,过十字路口,到信用社,不营业;到副食商店,买半块豆腐,一把藤黄菜;到药店,买一盒芪苈强心胶囊。回来路上,又和路边修车匠(自行车)搭唠,他说:“现在自行车少了,一天能挣五六十元,最低二十。”我回到家,8点50了。走走,唠唠,心情敞亮。一人独居,找点活干,寻点快乐。

柏林、清林 莲花行

2018年6月19日,二侄高英华开车、侄媳陈桂新陪同,高柏林、高清林兄弟回莲花故乡探视,早8时出发,下午2时归。

高英华一路拍了好多照片,传入我的电脑,现选取一些。

想念故乡


   左图:2018年6月19日,在开丰两下交界处,设有休息广场。


左图:在高家屯西小水库留影;









想念故乡
















左图:在高家屯西小水库留影;

  

















想念故乡

 








左图:在故乡塘坊东沟路边。




















高清林自传——八十五岁






图:在故乡塘坊东沟高家老宅门前50米水塘,俗称水泡子。





高清林自传——八十五岁










中国北京华夏邦交研究院院长祁玉林先生一行来访

12月7日下午2时,高振华陪同祁玉林先生等五人前来采访。寒暄之后,落座。祁先生递过名片,上写:中国北京华夏邦交研究院院长。祁先生从开原古城来,那里有他的文化考察项目。

想念故乡

从名片上看,祁玉林

先生希望得到我的著作。我送他《五朝重镇开原》和《开原简史》。

 

 

上图:高清林与祁玉林



还有其他外交、文化等数个职务,显然是个能干事,会干事的人。远道而来,必当热情款待。祁玉林体型英俊,令人称赞。

问及工作,祁先生说,搞国家外交礼品互送及储藏的。同来的还有女同志曹春清。辽北铁岭的一位教授吕殿录、学者陈山堂、开原网络专家王义也陪同来访。

我向祁玉林先生介绍了我的地方史研究成果,他向我谈了他的工作情况,经常参加国际交往活动。之后,拍了一些照片。祁玉林不是北方口音,问及原籍,答是甘肃人。我说,甘肃人,实在,有魄力;他笑了,说谢谢。


 想念故乡

左图 高清林与祁玉林亲切叙谈。高振华拍摄。

  左1:陈山堂、左2:吕殿录、左3:高清林左4:祁玉林、右1:曹春清、右2:王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