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2019-05-21 11:28:58)
标签:

古城

开原

考察

历史

文化

阅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阅读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慕名买了这部书。
通读、详阅几天。
  到了今天——2019年3月1日,我又拿起你,读了起来,兴趣更浓。









阅读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号手是谢立全将军

1955年,年仅38岁的谢立全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和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挺进粤中》和《珠江怒潮》两书。














阅读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1905.7.11-1972.2.15)

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阅读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毛泽东在陕北
  1936年  斯诺拍照。

















阅读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1938年  陕甘宁  周恩来、邓颖超  斯诺拍照。

斯诺掩护邓颖超从北平脱险,颇有些传奇色彩。

七七事变时,邓颖超正在北平治病,为了尽快离开战乱地区,邓颖超在爱泼斯坦的帮助下找到了斯诺,请斯诺设法带她出去。为了应付沿途日军盘查,邓颖超化装成斯诺的"保姆"。和斯诺一起乘火车离开北平。列车到达天津站,日军在月台检查所有的中国旅客,凡是他们认为可疑的,都会被抓走。"我是美国人,美国记者。她是我的家庭保姆。"斯诺对日本检察员说。日本检察员挥手放斯诺他们出站。到达天津之后,斯诺把邓颖超托付给自己的一位好友、新西兰记者吉姆·伯特伦,请他把邓颖超带过封锁线。令人惊奇的是,斯诺当时并不知道所帮助的人是邓颖超。实际上,斯诺帮助中国人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




阅读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1938年 毛泽东,斯诺拍照。









阅读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1938年 朱德  斯诺拍照









阅读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斯诺在写作










阅读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1960年 斯诺来中国。









《西行漫记》记录了好多陕甘宁边区红军领袖人物事迹,列表如下:
  张学良:16——24 页
  周恩来:39——47 下同
  贺  龙:48——54
  毛泽东:60——70
  林  彪:88——93
  毛泽东:103——157
  长  征:158——181
  刘志丹:182——187
  林祖涵:205——208  林祖涵,即林渠。
  徐特立:208——213
  彭德怀:229——252
  刘  晓:259——265
  徐海东:266——280
  朱  德:311——323

    斯诺简历:
    埃德加·斯诺于(1905--1972),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记者、作家。1926年进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1972年2月15日因病逝世。

收集照片:


阅读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阅读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阅读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