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玫瑰酒、渊泉丰  介绍开原名牌

(2013-03-20 20:08:34)
标签:

百度

开原

文化遗址

渊泉丰

玫瑰酒

分类: 开原新城历史

     介绍开原名牌:玫瑰酒、渊泉丰

                      文/ 高清林

 

玫瑰酒

 

2013319,开原工业园区的一位杨厂长(酒厂)来电话,说准备申报开原历史名牌“玫瑰酒”商标,请求介绍开原老城玫瑰酒的来历。我梗概地向他做了介绍,并建议派人来我家抄录有关材料。杨厂长说,最好有开原老县志复印件。我建议他去开原图书馆或开原县志办,查阅咸丰版或民国十八年版《开原县志》,那里有开原玫瑰酒的翔实记载。他感谢我对查找资料提出的有关建议。于是想到写一篇开原名牌的短文。

 

       网上,有人著文说:“遼寧開原玫瑰酒業有限公司(原名增益湧燒鍋),始創於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至今已有二百七十餘年歷史。” 開原玫瑰酒是開原白酒傳統品牌,產品采用東北特產紅高粱和野生鮮玫瑰花等原料,運用傳統工藝精制而成,開原玫瑰酒業有限公司位於開原產業區A區,由吉林客商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11000萬元。

 

《开原城志略》(手抄本)阅读随记

               阅读随记者  高清林 

                          2013年1月20日至2月2日 

 

乾隆本《开原县志》残卷 <wbr><wbr>阅读随记
    清林按语:
2012125上午,乘旅游局轿车到银州北京烤鸭店三楼8厅参加《地域文化·铁岭卷》学术会议。途中,刘兴晔递我一本小册子,名曰乾隆本《开原县志》残卷。我翻阅一下,二十多页,前部分为季毓蚨毛笔抄录稿,后部分是对抄录稿的硬笔重记。刘说,为我提供地方史研究资料,我表示感谢,需要的就是这种稀有的东西。

本人在此,边读、边抄、边记。黑字为原文,绿字为清林注释文字。

 

《残卷》抄稿之三:

               烧 

 

开原城增溢涌烧锅,以梅花酿酒,遐迩名传。城后方圆数十里,有梅林。梅花缤纷,香馨异常。又与山下掘窖三口,藏酒麯,是为酒海也。有十年、五十年、百年之分。其百年酒海为大。圣朝康熙二十九年始贮藏,至今未开封。盖修城时,知县有言:“欲成五百年陈酿,以谢皇恩。吾辈已无此口福眼福也。”

注:这是有关增溢涌梅花酒之最早披露。

 

 

《开原玫瑰酒  天下知名》

         ——原载高清林的《五朝重镇开原》82页

                             /开原  高清林

 

开原玫瑰酒,在二十世纪初,天下知名。民国十八年版《开原县志》在“实业”一节有记载:“全境所产五谷大豆以外,红高粱之产额为最富。各烧商用以为造酒原料。泉水甘美之区,所造酒浆味尤香烈。

城东八棵树邻近清河,用其水造酒,称为全省之冠。城内增益涌所造玫瑰酒,巴拿马全世界赛会列为四等。现为全省上等赠品。”

当时老城烧锅有两户,“增益涌”知名度最高。“烧锅”,就是酿酒厂。“增益涌”是当时开原老城东大街路北酒厂的商号。

据知,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人在增益涌酒厂西院建中药厂,污染了地下水。酒厂的深井作废,无奈停产。六十年代,我路过这里,见药厂兴隆,酒厂倒闭。再后来,药厂也倒闭了。

 

                   ──本文依民国十八年本《开原县志·实业》编写

 

 附录东街图  依民国十八年本《开原县志》附图  复制

 

开原古城 <wbr><wbr> <wbr><wbr>民国:玫瑰酒 <wbr><wbr> <wbr><wbr>飘香万里

 

 

   邹子勤 1930年巡游开原城

    邹子勤  提供草稿   高清林  校对、整理

                ——校对时间: 2005929

 由胡仙堂南走,不远,就到了东大街。东大街是老城商业最繁盛的一条街,人车络绎不绝。各类行业齐全,多为中小商户。再东行,至柴草市。这是一处小市场,摆地摊,卖旧物、瓜菜,小吃、算卦都齐全。我在这里吃了一碗炸酱面,花了一角钱。又东行,酒香扑鼻,到了东烧锅门前。它在东门里道北,字号“增益涌”。听说,此地明朝时就是造酒厂。另外,在西门里道南也有一家造酒厂,字号“广益涌”,早在清末就停业了。

过了东烧锅,眼前就是东城门。建筑规模与南城门相同,只是瓮城门冲南开,来往人、车要拐三个弯,才能上大道,非常不便。近来,把正对内城门的瓮城城墙,扒开一个口子,直通大道,人皆称便。

 

     渊泉丰

 

  果子店渊泉丰,民国时期,在开原老城东大街路南,业主姓曹。曹店主是山西太谷人,在奉天开办买卖。于清朝道光十四年(1834年)在开原城设分号,取名“渊泉丰”,经营糕点。

 解放后,渊泉丰糕点曾一度失传,濒于失传。后来,在开原工商局的支持下,挖掘到渊泉丰的传统手艺,继承下“渊泉丰”老字号。在渊泉丰正宗传人宫子明老师傅亲传下,渊泉丰的老配方、老工艺,又重露光芒。

 

搬到新开原,业主为高姓。与渊泉丰齐名的还有德胜隆

 

 

· 辽宁唐明煜2012-07-27 00:01:45 [举报]

我没有记错的,曹家的产业遍布全国并跨出国门,东到日本,北到莫斯科,西到巴黎、伦敦,把国内的茶叶、布匹输往国外,引进日本的钢铁,高丽的人参,俄罗斯的金属制品。曹家在山西和蒙古之间走出了一条“茶叶之道”,可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相媲美。曹家始祖曹邦彦原以卖砂锅为生,至第14代曹三喜时,因其迫于生计,早年去了热河的三座塔谋生,开始时以种地、养猪和磨豆腐为生,后来经营酿酒业,家业渐渐发展起来。曹三喜共有七个儿子,各有堂号,其中四儿子的堂号名为“三多堂”,生意最兴盛,支撑着曹家门户,成为曹家商业的代表,到道光、咸丰年间,商业达到鼎盛,大江南北都有曹家的铺面,所谓“辽奉蒙俄六百座”,此时资产高达1200万两白银,所以乡民有“凡是有麻雀飞过的地方都有曹家的商号”的说法。这个“三多堂”就是“亮剑”的拍摄地,如果有考察开原渊泉丰的起源的必要的话我想实有必要先联系一下山古太谷县的曹家大院,当然是否能取得更为祥细的资料很难说,但至少这是一条线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