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点讨论的是春节过后的股市行情,即从二月中旬到二月底的走势。在之前的文章我谈到过一季度是个震荡格局,其中二月又将是大震荡中的小震荡市,符合我的“俄罗斯套娃”理论,即大震荡套小震荡的走势预期。
以沪指为例,指数不知不觉间反弹了一个月,涨幅已近5%。其中缘由此前已多有描述,此刻重点说说后市,我先丢结果:估计沪指在站上60日均线后会先歇着了,先完成个数日的震荡,然后才有可能去挑战下一个区间底部3250点上下。这就是二月份的完整走势。再往后的大震荡就是继续回跌,再继续回涨,3301点的震慑力还是不容忽视的。
为何有此结论,先给大家看一张图(沪指日线):

从图形上看,在图的下方,即非主图叠加的布林线的位置,沪指周四的尾盘突破,刚好触及布林线上轨,压力是肯定的。图中的圆圈就圈出了上一次(1月9日)沪指碰触布林线上轨回落。只不过这次的上涨力量稍强,所以我认定未来一周是震荡走势。
除了在图形上方,沪指还会受到上方的大震荡区间的阻力外,沪指上涨的不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量能的持续掣肘,期指空方连日战胜多头与近日指数上涨形成巨大背离。图形以外的利空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外围局势非常不稳定,养老金入市的消息利好出尽成利空,本来就不算是实质性的大利好,因为首批入市资金非常有限,央行暂时节流了在年前提供的流动性支持,等等。
作为一名理性的看客,去年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五六七连阳,对无数小散们带来的伤害。所以我们没必要一见突破了一根色彩并不吉利的线就再次激动万分,亦不必在等待两会中保持兴奋。即便参合进两会因素,后市最理想的情况也无非是个震荡,无非在上方的震荡中枢3250附近上下穿梭——在量能和期指情况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将一直维持下去。别看周五有一定放量,在压力位放放量然后跟涨幅完全不匹配,仍是不太好的信号,表示卖盘力度不小。这实际上属于去年过度融资的后遗症,大病倒灶,不是吃颗感冒药就能好的。
本来众口铄IPO,足以让股市再次摔个四仰八叉,其实还是救市的效果。但病症不能靠救市进行根治,行情就需要长时期的休养,这期间,不出什么幺蛾子就已经要谢天谢地了,哪里还冒的出什么牛蛋市?!
市场未来一定会因为缺乏赚钱效应而缺资金,所以除了借用黄金和军工股规避一定程度的风险外,好股票一定集中在优质的小盘股上。还可以超前埋伏两会题材,环保和农业将会优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