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炒股,我们可以给它贴上无数标签,亦神亦鬼,亦魔亦道,上天入地,瞬息万变。可以说,炒股的门槛很低,世人皆可炒。但赚钱的门槛很高,且仿佛跟你是不是精英,是不是行业内人士无甚关联关。牛顿够精英了吧,乃经典力学之父,炒股炒得快要破产;市场人士艾略特,波浪理论就是他发明的,却没能利用自己的领悟从市场赚到一毛钱。
然而,股市就是有这种魔性,可以让全世界都围着它转,不知有多少就业岗位,经济事件乃至国民段子都跟股市息息相关。股市也很尿性,以至于行业巨擘巨亏殒命者响当当,反而能赚大钱的牛散大都将名与利束之高阁,居庙堂之远;再者,身边一些能赚些身家的散户朋友,当你了解后会觉得彼人并无玄乎神技,往往遵循的都是世人皆知的道理。而市场上,一些并不靠这些“世人皆知”的道理赚到钱的人,最终无一例外没有好的下场,比如徐翔。
有理论又能长期遵循下来的人,事实证明都活得好好的,赚的也离奇的多。巴菲特彼得林奇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么问题来了,啥人炒股才能赚?是上天注定,还是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从股市题材小说《股殇》说起,里面的男主人公逸飞做股票,那是一个近乎神一样的存在,跟电视剧《天道》里的丁元英属于同流。相较而言,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他们极度理性,情绪这玩意似乎厌倦他们的身体,从不冒泡;他们学识广博,尚文好诗喜欢音乐,但从来就没见他们在炒股技术上较过真;他们都有十足的信仰,或佛或道,但绝对的入世而不出世,绝壁的智信而非迷信;他们做起任何事都思维缜密,特立独行,从来不在乎常人的看法和态度;他们同样会把炒股以外的事情和爱好做到很好;他们对身边每一个人的关系界定都非常清晰,从不拖泥带水;他们都能敏锐地嗅觉到生活中的各种的异常,各种算计,但只在忍无可忍时才出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都很善良,淡泊名利……
虽然这些炒股高手都只存活在虚拟世界里,但他们无疑是现实的升华,也就是说炒股需要这些特质是必然的,只是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将这些特质运用到了极致,于是就出现了同样极致的完美结果和人物塑造。谈到这里大家不禁会问,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么?十年前的缠中说禅,可能就近乎有这其中大部分的特质,他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也应该是名气最大的一个吧。
我们可再反向立意,影视剧里也有很多炒股惨败的人和事,早些年的《股疯》,《坐庄》,《大时代》等,里面所有主人公惨败的原因,总结起来不外乎都在自己:他们极度贪婪,自私自利,操盘时被情绪占据了主导,漠视身边的人和事……这些招致失败的致命因素我们是不是在现实中皆已看得麻木,也时常因为这些原因受挫而自怨自艾呢。
于是乎,人性的阴暗面成了炒股成败的一道鬼门关,也可以说是最关键因素。大家想啊,股市是人开的,股票是人发出来的,炒股理论也是人发明的,任何股事皆与人相关。就算一个炒股理论再完美,它永远是僵硬的,永远无法抵抗操作者内心的跌宕起伏。试想一下,一个人如何打败自己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呢,我首先想到的是性格这东西。
性格,绝大部分靠天生天养,后天能影响改变的成分仅仅十之一二,而且年纪越大,就越难改变,这就是人之常情。难怪《股殇》里的操盘手丁缪,说起股票理论头头是道,非常崇拜逸飞想做他的徒弟,但逸飞一眼看出他情绪化严重,当即就默然拒绝了;而女主人公文丽姝对股票一窍不通,但逸飞看出其行事是少有的果断,有勇有谋,其后用心地教给了她不少绝学,让文丽姝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职业操盘手。
最后逸飞评价他自己呢,却说炒起股票来连七情六欲都丢掉了,根本就像个机器人。此言虽过,但想来确有一番道理,不这样怎么可能摆脱掉与生俱来的贪婪和恐惧?大家都知道,机构在做量化和对冲的时候,往往设计模型利用电脑来控制操作,最终胜算和盈利都会大幅提高——模型加机器就不会有贪婪和恐惧,它们很容易做到知行合一,所以“机器”成功了,“机器人”想必也是如此吧。
就此可以看出,炒股最重要的不是专业水平,甚至可以说,专业知识被摆在了一个很不重要的角落里,因为这是靠后天可以培养学习的,不属于核心竞争力。于是我们首先需要正视自己,透过现象分析自己内心里存留的本质:如果我们的性格比较容易克服市场波动所带来的贪婪和恐惧,利用理性战胜情绪,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损失,具有专研精神,能够做到知行合一,那么,如果我们再具有一点与生俱来的天赋,就像对音乐和运动那样的天赋一样,就比较容易在兴趣和勤奋的引领下获得大成。而且是修养越高,越具有哲学辩证法,大成就越大。
如没有太大天赋抑或兴趣,凭借优秀的本质同样可获得小成。难就难在本性有致命缺陷者,如果不能正视且加以改变的话,那样即使一生勤奋,由短板定理可得,只因努力的方向错了,想获得小成都难。更别说心术不正者,越是用心至深,越的一败涂地了。
请点击 十年炒股总结 谨记股市心语,炒股可保不亏钱!!!我的股市恋爱观·君子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