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冬雨考上北影说起...

周冬雨以286分的高考文化成绩上北影本是无可厚非的。支颐遥想新文化运动的那个年代,既然在那时候就允许钱钟书、郭沫若、罗家伦、朱自清等人以很弱智的数学成绩“考”上北大,那么就目前的名人上名校的行情来讲,就算周冬雨的高考成绩只有传说中的154分,我本人也是照样力挺她上北京电影学院的。而之于这些身前生后的一切浮名,并不关乎今天我所要讲主要内容。
北影,本是一片朝阳的圣地,也不知是多少俊男靓女早已在心中进驻的梦想,乃至梦想成真后,又不知是多少人放飞成名梦想的地方。然而时过境迁,回想十多年前,赵薇、陈坤、黄晓明那一代人是先从北影毕了业,然后才经历了千辛万苦成名的。而以周冬雨、杨紫、张一山为首的这一批小明星们,他们是在年少成名了以后再去考取北京电影学院的。既已成名,考取的道路比普通人自然是少了七分的险阻,因而勿需侥幸。可是这一方面显示出了北影的造星功用在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却也显示出了造次的功用还在陡升。君不见,每逢周末佳节,一时有多少宝马香车停留在北影门外栏轩处;君亦不见,有多少粪土黄金卷入学校堆积如山却被中饱私囊皆撑着不嫌腰疼。君亦听见,号称人均入门费最少得花30万,而北影亦不再是片“处女地”。
想及过去,北影学子视母校明星为偶像,以自己同偶像为校友而荣光,乃后饱学而去,拼搏天下,至成天下名久矣,人方想起为北影之学生,北影亦感乎大受荣光,而学生以北影为骄傲可也。可想今日之时,学生已享天下之盛名,盖倍受学校上级之隆恩,入校虽易,挤占他名,北影却只被论作谈资笑料耳,竟不再感受体面缭绕光环矣。可喜之学生,只为入学而狂喜,锱铢而尽显功利,校亦因学生入学而蓬荜生辉,学生不再为学业兼事业而碰壁,可母校无担无命,如若再下一成,何以竟降至无用老朽之哀哉乎?
诚然如张爱玲所述,出名需趁早,然需厘清年少之名为何名,是成文化之名还是一时娱乐舆论之名,若只如凤姐犀利哥之属,须臾间可殆矣。倘已成年少之名者,包袱益盛,精力易衰,而学业有障难以精进。可观如周冬雨之高考低分值者,吾时想而心有不快,假若令其饰演历史人物抑或同外国之优秀表演者同台竞技,盖寸有所短方寸大乱矣。故,成名也好,无名也罢,进北影故好,不进北影也罢,乃至不学文化课不想参加高考统统都罢,但,读书乃一生之要义,“三省”是为故理。不偏不袒,不卑不亢,有情有义,有学有识,做人有道,做事方勤。最后入孔孟之大道者乃成就已之大业——志于道,据于德,依于行,游于艺。遵所四样,一生有样,可被后人赞颂追思矣!
我的微博http://t.sina.com.cn/1306293665敬请关注,关注我的娱乐和财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