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郑渊洁大师的一封自荐信

(2010-05-27 20:15:07)
标签:

考研

大师

曾经沧海不是云

一份

郑渊洁

中国

文化

分类: 私人信件

                        

                         写给郑渊洁大师的一封自荐信

敬爱的郑大师:

您好!提前祝您生日快乐!

我叫姚忠震,是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一名应届准毕业生。首先,向您说明一下我给您写这封信的主要缘由,是要郑重地向您推荐一部我写的小说——《曾经沧海不是云》。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我,请允许我用我小说扉页上的几句话来重新介绍一遍我自己: 本人没有什么特长除了睡觉的时间喜欢喝杯中最后一口咖啡喜欢鞭炮的味道理发的感觉和翻书时的淡定因为厌恶自己所以喜欢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变了所以对它不再有感觉

这部小说我在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就着手开始写了,每天坚持写一点,直到今年五月才全部竣工。中间在考研的冲刺阶段,我为了金融专业的梦想而战,不得不考虑停笔一百天。结果一停就是四个月,但总的来说,这部共计二十八万一千五百余字的小说穿越了我整个二十三岁的时光。记得大师也是从我这个年龄开始写作的吧,但不知大师有没有为了写作而放弃很多东西。反正我是为了这部《曾经沧海不是云》,在考研成绩出来后毅然放弃了调剂,目前还放弃了找工作,甚至到现在,连一份简历都没有。我是什么都不管了,只顾闷着脑子咬笔杆,每天坐在教室里专心地写,写完后打在电脑上一修改、一统计,然后着实被自己吓了一大跳,没想到超出预算了七八万字,也不知这是好是坏,到现在都搞得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我认为我写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我写的东西就像您的博客一样,是在无数的现实片段之间穿插进去一些美丽的童话。不过,需要申明一点的是,我不只是为了剧情而写作,我只会为了剧情而更好地活着。暂且抛开这个足以影响我生命轨迹的剧情不谈,我现在更想说的是我对文字的态度以及一些写作手法上的领悟。

我始终认为,小说之所以称得上是艺术作品,这不仅仅是因为剧情的真实感人含沙射影等等因素,当然,文字本身也发挥着同剧情旗鼓相当的重要作用。但是,绝不能把文字和剧情纯粹地割裂开来,我认为双剑合璧才能展现出一部小说最迷人的魅力。于这一点上,我觉得我有必要在这里引用福楼拜的一句话来解释说明,其大致意思是说,在某一种特定的语境及情景下,全世界就只有一个词用在这里最合适。我对这句话表示赞同,但并不拘泥于赞同,我觉得有必要把他这句话延伸到剧情与文字的关系上来。那么,在描写每一种特定的情形时,就一定有且只有一种风格的文字最适合被用在这里。而且一旦有了运作成功的感觉,剧情和文字糅合在一起将会产生出共振的效果,这样小说的艺术欣赏性也将发挥到极致。

以上就是我对文字的观点,以下就要说明我对文字的态度。作为一名从小语文就很差的理科生,我十四岁之前基本上不读闲书野书,我想要的只是闲云野鹤,每天有电视看,不写作业,甚至连课本都懒得读。然而我尤其喜欢数学,只会拿多余的时间去做数学奥赛题。没想到,如今情况大变,我发觉我长大了,我也开始涉猎一些课外书,渐渐还有了写书的想法,我不怕我底子薄、根不牢,我也不怕我半路出家不是科班出身。我只想对大师您说,态度就算决定不了一切,但至少也能决定一些。我发觉我对文字很有灵性,我的句子有一种固有的节奏在里面,用我小说里的话说,就是“我的字很丑,但我很温柔……不过句子的兼容性却是极好的”。我后来觉得读自己的文字像“看歌”一样很有感觉,读起来经常是一种享受,也有同学对我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而之于这部我写的非同寻常的校园小说,我自认为就像是在做专辑一样,每一章我都要尝试不同的风格,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我锲而不舍地想要找到最适合插在这里的那“一根萝卜”。可是,谅我资质尚浅阅历不深,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并没有能力找到那一种风格。但我只想说,我真的尽力了。

其次,我想告诉大师您的是,我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我自己问过我自己无数次这个问题,然后就总结出来了以下五大原因,请让我一五一十地慢慢道来。

第一,这是摆在我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为了钱。穷日子我过怕了,我想要改善我一家人的生活。对于房子问题,我自己倒觉得无所谓,可一看到我父母都操劳了大半辈子了,如今家里住的公家地方面临重建。本来家就在一个小地方,一套七八十平米的房不会超过八万块,可是父母还是——,一想到这儿心里就很难受。

第二,为了我的出路,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金融行业,今后势必要投入到股市、基金、期货、期权和期指之中。金融业一般要的都是高学历,但现在对我而言似乎已经不大可能了。我认真地思索着自己的出路,我发现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我完全可以不走别人走过的传统的老路,我可以自己开辟一条新的路线。我通过写小说,积攒在股市里的人气,对了,我认为对于证券,我也是很有耐心和灵气的。有了人气之后,我通过博客之路打开我通往证券业的新的人生。我希望我可以做一名基金经理,我是想做一名最具正义感、对基民最讲良心,当然也是最会替老百姓们赚钱的基金经理。当今的股民和基民朋友们太可怜了,我希望他们可以换过思维来,重新走向能够摆脱掉被动的价值投资之路。

第三,我在大二时,曾跟一位老师讲过,我想要创造五百个就业岗位。这样的话,我对社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反过来讲,社会当然也会回馈我足够的回报。我想,如果我的小说能大行其道的话,应该算得上是创造了五百个临时的就业岗位吧。

第四,这是一部完完全全送给我自己的青涩小说。如果不是这样,我想我是很难完成的。我在写作过程中,在最彷徨最想放弃的时候,我总是不断地告诫我自己,哪怕这小说在这个世上就只有我一个读者,我也一定要把它写完,让它顺利面世。这部小说高度总结和回顾了我的高中以及大学生活,也算是挠了挠七年之痒。在这七年里,就我所了解到的中国文坛的现状,我觉得是不甚满意的。就拿青春文学来说吧,一直稳占宝座的无非就郭韩二人。韩寒还算坦诚,有良心,我就不多说他什么了。但那个郭敬明就让人很看不惯,我想他除了会卖书圈钱作秀外,不知道他到底还会干什么。在这里套用李承鹏的一句话来说他郭小厮,那厮写书不真写,天天跑去写真去了。我觉得若是说的难听一点,他的书分明就是在引诱未成年少男少女。但不管是写真也好,真写也罢,其实都可以换作一句话说,那就是郭小子写的书太不像话了!你说他物质,他就偏不务实,总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来说事儿,要谁谁不烦呐。一方面为自己的形象添砖加瓦,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的书自毁长城,郑大师,您觉得他这样做值吗?

第五,我认为中国的文坛可以没有姚忠震,但是不可以没有《曾经沧海不是云》这本书。这本书描述了一大批大学生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商学院的学生。在这本书里我描写了两群学生的生活,一群是男生,一群是女生,加起来将近二十个人,感情生活正是他们的重头戏。

总之,不管怎么说,终将融成我要说的这句话:我要为中国文坛做出我应有的贡献!我也可以用我小说的开篇的两句话来诠释这一“贡献”,那就是“1.、之于《曾经沧海不是云》,我是以一种拯救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市场的方式,所抒发的一首长恨歌!2、利用这部小说,我是在给中国文化打补丁!”

五大原因都讲完了,最后我要说的是,如果郑大师能看得上我的这部小说的话,请注意,我说的是如果,我一定要得到大师肯定的回答后才会提出要求。那么,“如果”成立之后,就承蒙大师的不弃,帮晚辈写个序吧。现在的出版业现状大师是清楚的,一个新人的诞生是极其不易的,还望得到大师的垂青和信赖。

本来我是认为大师您来给我写序是不合适的,可是您是中国文化的脊梁,是我最敬重的中国作家,所以我认定是您,就一定是您,除非不喜欢我写的东西。不过后来我更是想明白了这一点,虽然你写的是童话我写的是现实,但很有可能的情况是,我今天所写的现实将会是两百年后童话,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而且,我所写的现实中,同时也包含了自己的童话生活、童年生活。

写小说的这一年多来,我已经把它当成我的儿子来看待了,现在,我只是想给他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如果能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圆我一个多年的梦想,出一本名为《锋芒》的散文集。这些,正是我给大师您写的这封信的中心思想,当然,这也是我心中的思想,我已经在信中都表露无遗了。

我更是希望大师能够成为我的良师益友,伴我终生。不过再谈到写序的事情,我也明白,就算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假如大师给我写了序,虽然我知道你不差钱,但不论这钱最后由谁来出,我都会按照该支付的价格,支付给您的。

注:我会尽量在博客中贴一些小说的稿子出来,也希望大师能够主动与我取得联系,我的手机号码是15966881274。在这里恕我冒昧,明知大师不再用手机了,但我想大师家中应该还是有座机的吧。毕竟,电话是相对直接的交流方式。我觉得我的文字是不适合在网上阅读的,是寄稿子给您还是大师您要看电子稿,一切悉听尊便。请大师务必回信哟,我坚持主张:活,就要活个痛痛快快;死,就要死个明明白白。最后的最后,再次预祝大师生日快乐(就当这部小说是送给大师的一份生日礼物吧,也许,大师看过后会觉得是您今年收到的最有价值的一份生日礼物),并祝大师在未来的日子里身体健康,写作事业更上一层楼,博客点击率早早突破一亿,还有,早日找到童话大王的接班人哟,嘿嘿!

 

 

    此致

          敬礼

 

                                               姚忠震

                                             2010年5月27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