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中的唐代妇女

(2007-07-27 07:12:47)
标签:

卢郎

唐诗

妇女

老夫少妻

行处

分类: 文化之旅
 

    最近在翻阅唐诗英译本时,看到了几首反映唐代妇女社会地位的唐诗,颇感兴趣,随即整理了几首,和网友分享一下。

 

   1.性格外向、参与体育活动积极。

   唐代妇女喜欢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去踏花游春并在人群中去展示自己的风采,她们还喜欢穿上男人的衣服甚至戎装、胡服去骑射、打猎、打马球、招摇过市,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等,这些在唐诗中得到了证实。

 

    诗人杜甫在《丽人行》(A Song of Fair Women)中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是说每年的清明节过后,春暖花开,休憩了一冬的女人们纷纷去踏花游春,其高兴劲可想而知。

 

   “族锦攒花斗胜游,万人行处最风流”是说仕女们献花插满头,浓妆艳抹,不到僻静处去,偏到热闹中游,他们要在“万人行处”一展她们的风采,这说明她们的生活是何等的惬意和潇洒。

 

    诗人崔颢在《长干曲》(Long Stem)中写到“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诗中的撑船女子见了船上的另一陌生男人竟毫无顾忌地主动打招呼并自报家门,似乎还想拉老乡关系,这种开朗的性格,让现代人做起来都自叹不如。

 

   2.追求美,审美情趣和修养极高。

   妇女爱穿男装、戎装、胡装,尤爱穿时装。她们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时髦和新奇。那时有这样一个顺口溜“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宫中传四方”,意思是皇宫中一旦有新奇服饰,就会在民间广为流传。

 

   唐朝妇女对人体美有着深切的感知,她们的审美观念是“以胖为美,以胖为贵”,服饰要体现人体自然美,让他人或自己看上去赏心悦目。故她们特别钟情于“袒露装”:其下身轻纱贴体,线条必现,上身则袒胸露乳或肚脐眼外露。有时甚至不着衣服仅以缨璐彩带为饰。

 

   3.追求真诚爱情,敢爱敢恨,为后人所不及。

   妇女追求真诚的爱情和以爱情为纽带的婚姻。在爱情方面,敢爱敢恨。唐诗“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就表达了唐代妇女对爱情赤裸裸的追求。

 

   唐代未婚女子私结情好和已婚女子另觅新欢的事情也司空见惯,发生在山西省永济县普救寺的《西厢记》(The Romance of West Chamber)里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例。“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朝有信,嫁与弄朝儿。”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瞿塘贾”虽然是有钱的大款,但他却为了赚钱对妻子不管不问,妻子不愿白白浪费青春并产生了离婚的念头,自己甘愿改嫁给没钱却能每天按时回家的船工。

 

    为了追求到一份真正的感情她们是无所顾忌的,年龄、辈份、已婚或未婚均不是障碍,因而在唐代老夫少妻、离婚改嫁的现象也很普遍。杨贵妃与唐玄宗的年龄相差在30岁以上,历史证明了他们之间的爱是真诚的。诗人白居易也写了脍炙人口的《长恨歌》(A Song of Unending Sorrow)来赞颂他们的爱情。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晚,我恨君生早。”和“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卢郎少年时。”就是反映老夫少妻现象的诗篇。

 

    借国际“三.八”妇女节100周年来临之际,祝全世界的女同胞们节日快乐!

                                (2010年3月7日修改)

唐诗中的唐代妇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留学澳大利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