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祁连岫云
祁连岫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24
  • 关注人气:2,5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晒晒我们家的80后

(2009-07-18 09:11:51)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儿时回忆

    80后是蜜罐里泡大的,真不知道这算是福还是祸。说是福,主要是指他们吃穿无忧,想啥有啥,而且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干过重体力劳动。。。说是祸,是指他们从小在多少双眼睛的注视下长大,他们的天地就是家里的变形金刚和电玩世界。娇生惯养的结果养成了这代人懒散、孤僻、脆弱和虚荣的弱点。这当然不能怪孩子,也不能全怪家长,我们都生活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成人都很难越过时代的樊篱,更何况我们的孩子。

光鲜外表

    我们家的80后,在外人看来他们挺给我们提气的。他们中一个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毕业。这个孩子高个,弹一手好钢琴,画一手好油画,在校期间设计的作品就经常获奖,可谓才貌双全。我姐姐当然是以她的儿子为自豪。第二个孩子是北航博士研究生。上本科时学习就特别棒,各种奖学金拿了个齐全,我嫂子也是逢人便夸这个孩子让人省心。第三个孩子,就是我的儿子,考上北京大学信息科学系,一年后他进入微电子专业学习。还有个女孩子,第一年没有考上大学,第二年凭借努力也扒上一所重点大学的季班

家丑外扬

    先说说那个上清华的孩子。清华的孩子毕业后不久,一天我和姐姐聊天说起了孩子,姐姐那天没有绷住,告诉我们孩子毕业时,他们去学校为孩子拉东西,本来想学了四年还不积攒了好多书啊,所以他们专门找了一辆大点的车去学校。结果东西是不少,但是堆积如山的东西并不是书,而主要是游戏光盘。这个孩子毕业后,曾经被保送到一个国家级的设计研究院上研究生,可是他去了两天,辞了,原因很简单"没意思"。接下来,一个国家级的单位要他,他也没去,原因还是"没意思"。什么有意思呢? 在家里打游戏。。。我姐姐哭着说,他们怎么苦口婆心地跟他讲,说破天也没用,一转身他照样玩儿。我姐姐说她跳楼的心都有了。

    再说说北航那个博士生,这个孩子天生爱学习,他是学计算机的,很小就认准了这个行当,所以学习是他的一个乐。可是一个学期下来,我们问他,同宿舍的孩子如何?  你猜他说什么?  他说:"我们三个人就从来没有说过话。" 我简直不相信我的耳朵,三个孩子可能性格都蔫点,但总不至于一个学期不说一句话吧。

    我的孩子活泼,当他听说哥哥宿舍三人一个学期不说话时,他斩钉截铁的说:"那是因为没有我,只要有我在,这就不可能发生。"我的孩子在北大什么样子呢?据北大他的班主任老师说这个孩子活泼,人缘好,是学校很多社团的领导,组织能力强,也很聪明,可惜就是不学习,用老师的话说,他把社团当事业干了。我查了他两年里的学习成绩,两年中0蛋吃了4个,其中3个是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体育老师从来不为难学生,只要到场,一准过关。我气得问他,为什么不去,他的回答简直要气死我:"起不来。" 我问他为什么不学习,他说他选错了专业,他不喜欢微电子专业。他把学习当儿戏,做生意倒挺上瘾。他和他的同学经常不是现身东北,就是奔了西南。就在他只要再挂一门课就会被劝退的关键时候,我知道了实情。当时我脑子轰的一下全乱了,第二天就飞了回去。。。之后的期末考试,他确实努力了,成绩也大幅跃升,最低分是88分,连老师都大会小会上表扬他。可是好景不长,在接下来学期的考试中,一门"垃圾"课最终葬送了他背水一战的承诺。这门课是选修课"影视鉴赏"。对学生来说这是混学分的课。据说没有多少人在这门课考试时叫真,好多孩子考试时起着哄的打小抄,我的臭儿子也在其中。然而那天纠察突然出现,纠了许多孩子,虽然老师并没有发现我儿子抄袭,但是他违规把书放在桌子上,就这样他和其他同学一样被收了考卷。缺了这门课的学分,他被劝退了,尝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挫折的味道。

    最后我说说那个女孩子,她被认为是我们家智力相对最弱的一个,知子莫如父,连她爸爸都说她不是搞学问的料,她自己也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目标也就是混到大学文凭。在学校里她不好好学习,谈恋爱倒谈得很火热,她根本就是厌学了。别看她学习不怎么样,可是人很狂,在家里她就象个公主,跟妈妈说话从来不横不开口。

转变

    这几个孩子,现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先说清华毕业的孩子,转变开始在一年多前。看到孩子象魔症了一样整天沉醉于游戏不能自拔,我姐姐和姐夫决定送他出国去。开始他不愿意,经不住大家劝说,他决定试试看。到底是清华教育的底子,没见他怎么使劲,英语就高分通过了,而且顺利拿到英国最棒的建筑系的入学通知。沉醉于玩游戏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周围几乎所有事务提不起兴趣。刚到英国时我姐姐还能感到他还在玩游戏,每次给他打电话,他总是嗯啊应付,所以我姐姐整天为他提心吊胆的,生怕孩子玩习不改。可是开学后不久孩子的变化出现了,他开始谈他的老师、他的同学、他的功课,开始问妈妈怎么做饭。。。真不知道英国老师施了什么"魔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他从深陷几年的游戏迷坑里拔了出来。英国一年的独立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一个小小的变化可以看出孩子的不同,以前从清华回家,他拿回来的衣服都是脏的,可是这回从英国回来,我姐姐打开箱子,里面的衣服全是干干净净,而且叠放得整整齐齐。回来后他成了香脖脖,现在进了顶级建筑设计单位,工作非常勤奋。

    那个博士去年被公派到英国参加一项联合开发项目。出去后,他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与人交流。国外人际关系简单,没有中国人那么多明里暗里的规矩。他一到那里,就被轰着赶着给项目组的人讲课,那是他第一次走上讲堂。另外他和当地留学生住在一起,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年级、有着不同的年龄,他们一起做饭、出游、讨论各种社会问题,年龄大的和经验多的往往主动帮助新来的人。很快我们大家都感到这个小学究儿变了,在电话里变得远比过去健谈活跃。这个孩子从小就羞于启口喊人,就连最喜欢他的爷爷,都难得听他叫一声。可是去了英国后,他竟然主动给爷爷打电话,响亮地一声一声喊着"爷爷",把个老爷子激动得直掉眼泪。逢人就夸他孙子喊他爷爷了。

    再说说那个厌学的女孩子,她的转变真是让人有跌破眼镜之感。她还没有毕业,一个机会妈妈把她送进美国大学。进入大学仅仅一年,变化就出现了。学年结束时她以全A的成绩为自己圆满地在这个学校画了一个句号,并且成功转入一所东部非常不错的大学。进入好学校后,学习负担更重了,加上还要打工,所以几乎每天都学习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她年年拿到奖学金,并且进入美国出版的杰出学生名录。大四那年,就被美国著名的公司普华永道预先录用。现在她已经拿到硕士,并且正为她的下一个目标-博士在努力。另外现在这个孩子知道心疼爸爸妈妈了,第一个月挣钱,就给家里寄去1000美元。

我的期望

    我的孩子退学了,这段时间我的身心都好像在炼狱里跑了一圈一样,我恨他不争、替他惋惜、为他担忧。。。我和所有他的至亲都在不断地反省我们作为家长的教育缺失,特别是我,因为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我总觉得有这样那样作为母亲对不住孩子的地方。这个孩子玩着闹着就考进了北大,所以他的智商不是问题,问题是出在心理素质层面,是毅力品德,是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我最大的失职就是忽视了这一点。到大学后他还以为玩着闹着能毕业,可是现实把他重重地撂在了地上。怎么能够帮他度过这个时期,怎么能让他重拾自信心,怎么能让他象他的哥哥姐姐一样,很快地从挫折的阴影里走出来,是我现在最最重要的事情。
写在最后

    我们总是叹息80后种种与我们的不同,然而他们恰恰是成长在我们手里。80后有他们的长处,他们很有个性,单纯热情,聪明和富有想象力。。。然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我觉得我们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缺乏先见之明,从家庭到学校对孩子心理成长缺乏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措施。比如我们上学时,每班都有指导员,学校经常安排各种类型的政治学习,这对身处政治动荡中的学生,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大环境下,我们学校又做了那些调整呢? 我们仍然是指导员在管学生,而指导员又没有几个人安心这个岗位,学校里缺乏懂得独生子女心理的专业老师。在国外每逢学期开始或结束时,很多教授会亲自一对一的和孩子们坐下来谈心,可是我们的老师都忙着什么呢? 多数老师讲完课就不见了人。。。一个"钱"字忙死中国人啊!我看中国的教育病得不轻,这里当然也包括我们家长自己在内,我为我们的孩子着急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