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中医

(2009-05-17 21:27:45)
标签:

中医

中药

杂谈

分类: 杂文,随想,感悟,回忆

     最近身体小恙,毛病是一到晚上周身刺痒,忽而痒犯小腿,忽而痒走上臂,一会儿脚心吃紧,一会儿后背告急,常常搞得我顾了前心顾不了后背,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到了第二天早晨,皮肤光滑如旧,无包无疾。痒痒不是病,痒起来也要命!

 

    保险公司一定喜欢我这样的人,月月付着保险,却懒得去看病。平时感冒头痛的,自己跑到商店随便抓点小药吃了了事。这次被痒痒折磨了两个月后,我终于挺不住了,紧急联系我的家庭医生。我的家庭医生是个医疗组的头头,他总是很忙很忙,通常预约看病要至少等上两、三个星期。可是在我痛苦的陈述和一再的要求下,他为我加了个三儿。在美国看病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这次看病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做了好几个测试,对痒痒的成因医生最终也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最后给我开了两盒止痒外用药完事。这个药倒是真好,皮肤一沾上它,痒痒立刻解除。不过它治得了标,治不了本,每天的后半夜,药力一过,仍然常常被扎心的刺痒弄醒。

 

    我本不太相信中医,不过俗话说有病乱投医。在万般无奈下,我想到了中医。可是身在国外,到哪里去找中医呢?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巡医找药,然后自己给自己下药。经过一段时间的忙活,倒也治愈了一些小毛病。比如胃部不适,比如腰背酸痛,再比如由肝郁不舒引起的肝部隐痛。这些西医查来查去查不出来的毛病,几副中成药,痛痛快快的解决问题。当然我也有吃错药的时候,比如本来身体偏寒,却吃了个滋阴泄火的药,结果第二天一早起来,腰背酸痛,手脸浮肿。现在我算是服了中药了,别看都是些草根树皮,它去火解寒,散风除湿,理气止痛,只要对症样样灵光。可是我试来试去始终找不到一个好药能解除我的痒疾。

 

    说来凑巧,前天我在博客里漫游,无意间来到"发展中医治病"的博客。一进这个博客,扑面而来的博文标题都是癌症治疗和重症病例。抱着一试的想法,我留了一个问题: " 有没有办法治疗刺痒" 在这个博客里。 很快我得到博友的回复。昨天早晨按照博友的指导我去中国药店买了药。服药后,奇迹出现了。仅一天,我明显感到痒痒减轻,当晚我就睡了一个囫囵觉。

 

    仰赖一夜好觉,我感到神清气爽,不由得坐在这里琢磨上了中医。

 

    我们中医把人体视为自然。你看"""""""湿"在自然里面山川河流、动植物生长环境的气象条件,可是进入到我们的身体,它就是我们体内气血运行,新陈代谢,细胞生长的条件。气象条件的改变会引发江河泛滥,禾苗干枯,物种灭绝的灾害。当然我们体内"""""""湿"的变化也会引起气血和代谢的混乱,打破平衡会直接导致我们机体的病变反映。

 

    听说过一个小故事。一天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三兄弟中为什么你的医术最好? 扁鹊回答说:我大哥察秋毫病未起时,下调理小药,防患未然,所以他从来没有治过病,当然也就没有名气;二哥是治病于病乍起时,把病扼杀在摇篮中,不伤元气,可是大家认为他只能疗小伤治小病,所以名止于乡里;我治病入膏肓之病,下虎狼猛药,病虽愈但元气伤。扁鹊意在告诉文王,真正的高手是大哥,名气和医术是两回事。由此我们从中也能悟出,中医的最高境界不是治病,而是治治理好生命活动所依赖的这个环境。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最高目的

 

    我们的中医是从与西医完全不同的角度解释生命,解释生命体的运动,揭示生命和大自然之间规律, 其博大精深是我凡夫俗子很难理解的。中医的核心理念是和谐共生;中医的视角是建立在宏观的,整体的和系统的高度;中医的要旨是平衡和协调。如果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庸的话,那么中医就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代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中医诊断中大多还是凭借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现在虽然借助于西医,增加了许多检测方法,但是对中医自身理论所涉及的概念还没有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手段。如中医所"""""""湿" 现在还没有量化的标准,仍然主要依赖望、闻、切、问。因此中医的发展还有巨大的伸展空间。另外随着科学试验手段的不断进步,也为中医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提供了契机。仰赖我们祖先的引领,我们已经进到了中医的殿堂,要创造中医的下一个发展高峰,再造新的中医的辉煌,还要靠我们今天的医界,科学界,甚至工程界各路精英的努力。辨证施治需要大智慧,发扬光大中医更需要大智慧。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理论上的不断突破,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被引进现代医学领域。对人体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无论是在精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随着DNA技术和干细胞理论的不断突破,现代医学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不过咱们的中医无论是从治病的理念,还是在治病的方法上都有非常独到的地方,并且越来越得到世界医界的肯定和关注。中医如果要在这一波的生命和医学科学的大发展中也取得全新的进步,需要我们全民族的配合,支持和不懈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们不是尘埃
后一篇:写字高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