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央视纪录片《江南》有感
(2011-10-26 10:22:27)
标签:
纪录片江南杂谈 |
作为江南的开篇,小镇是不可逃避的人文和地域格局,不可逃避的首当其冲,《在水一方》分主次的介绍了周庄,同里,乌镇;讲到周庄,不可避免的是桥,故乡的双桥,富安桥,外婆桥,这都只不过是周庄人的路罢了;讲到周庄,不得不说富可敌国的沈万三和南京朱元璋的故事,叶楚伧,柳亚子和迷楼的故事;相比之下,同里要更开阔,更有园林气息,小夫妻的茶楼里总会有些名士拜访;而乌镇的长廊几乎遮住了天,引得宰相也玩起了文字游戏,茅盾笔下的姑嫂饼,蓝印花布也是不得不说的.
摆在江南黄山旅游小镇后面的不是杭州,不是苏州,而是我的老家<<水源木本>>的安徽.安徽的地域文化集中在皖南--徽州文化. 黑白两色仿佛在阐释这徽州即具江南的风貌(吴)又含江西的风气(楚).徽州的魅力还在于他的家庭教育,几百年来从这里走出的徽商被称为儒商,胡适也一直不忘自己的家乡教育.然后是黄梅戏,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老百姓的剧种.依次介绍了徽州的三绝民居,祠堂和牌坊.那里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徽州是一种百年不变的文化,徽州是一首更古不变的田园诗,徽州是那么的恍惚,徽州的可爱就在于这种藏而不露的恍惚.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再不说说苏杭就有些过不去了,<<莲叶田田>>从水的角度介绍苏州,苏州人安逸的生活状态和闲适的生活心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诗改变了苏州的一弯桥,一座庙.还有大运河,宝带桥.一直都很java资源网羡慕杭州人,原因只有一个----西湖.世界上还有比西湖更美丽,更沉静,更雍容的地方吗?也许只有音乐才能描述西湖了,更多的文字只是累赘.片中展现了西湖在晴日,雨天,雪天的美景,角度选景极佳.西湖背后那无数的人文韵事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人景壶天》从南宋苏州郡守所负责编绘的苏州第一幅地图开始,介绍了古代繁华苏州背后的一道道铺着青石板冉冉悠悠的小巷。灵活多变的空间,参差错落的造型,柔和雅致的色彩,玲珑秀丽的庭院和临水而筑的风情给苏州的小巷增添了无尽的美感。然后讲到从这小巷里走出来的唐伯虎,冯梦龙,讲到了关注细节的吴文化;最浓重的一笔当然是苏州的园林了,走进她,你需要一点附庸风雅,一点传统文化的准备,熟读一点历史典故,了解一点诗词,依次讲了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留园。
说完苏杭,《笔墨青山》又回到了皖南徽州寓天工于人巧的黄山。讲了徐霞客,袁枚等人上黄山赞黄山的故事。黄山的峰石松泉云被N多人从动、静两方面采用各种夸张联想的方法赞美了无数遍,关键是拍的感觉很好,很多都是你去一两次所看不到的,个人觉得惋惜的是少了雪中的黄山。黄山的松烧成了灰就成了徽vc资源网墨,还有与其珠联璧合的歙砚;还有安徽的宣纸和宣笔,湖笔原来只是宣州人南下避难的产物;从黄山下来顺便但不可缺少的到了宏村,惋惜的,只是着重讲了宏村的老房子,而真正"拉风"的自给自足的水系却没讲到。九华山则讲到了欲普度众生的地藏菩萨,“以出世的心情,做入世的事”,这对我们现在仍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
也许最能代表一块地域的莫过于她的方言和地方戏了。《吴歌越调》从苏州小巷与小河交叉处的茶馆里的评弹说起,用乾隆下江南的一个故事反映出茶馆与评弹的不可分割,还有江南会书的习俗;“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几乎每个园林都有这么一块地方,这是唱昆曲,听昆曲的地方。说到昆曲,不能不提《牡丹亭》以及其他一些名人名士与昆曲的故事,曾几何时,昆曲的盛行相当于现在的流行音乐。“良辰美
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越剧循序渐进的缠绵与丝丝入扣的情节可能最能反映太湖以南人的细腻。讲到了绍兴的社戏。顺便说一下,其中引入了余秋雨评价越剧的话,《人景壶天》里也有他关于苏州的话,感觉上还是不错的评点,虽然这个人ms被许多人所唾弃。
“回首江南,翩翩翻飞的水袖,情真意切的吟唱,在路上,在水中,在我们的心里,江南的身影轻轻舞蹈着,江南的声音轻轻飘荡着。”
《青梅煮酒》从西晋秦淮河岸边乌衣巷口的王羲之说起,讲到了《兰亭集序》诞生的故事,重现了魏晋名士饮酒作诗,借景抒情的潇洒生活。接着用很大的篇幅借着《兰亭集序》流传过程讲了好多民间流传着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还记得陆游和唐琬的凄美故事,当然片子也不失时机地介绍了八百年前绍兴沈园里发生的这一幕。接着又说了绍兴文人徐文长,苏州文人唐伯虎,有句话印象最深“从此官场上少了一个小吏,中国艺术史上多了一位大师”。再讲到郑板桥弃官后以梅淘宝女装网兰竹菊为乐的“难得糊涂”。总之的一个感觉,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江南的文人大多饱读无用之书,自有一种怀才不遇的傲气,即可爱又可怜。
《朝花夕拾》从江南人随意的喝茶习惯谈起了江南的茶,杭州的龙井茶,从茶到茶具--宜兴的紫砂壶。讲到西施和范蠡泛舟太湖以制陶为业。回到题目,来到了十五岁鲁迅的三味书屋和她家的菜园子--百草园,读到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绍兴的遍地风流还体现在引水下昆仑的大禹,卧薪尝胆的勾践以及王羲之、陆游、徐渭。绍兴的乌篷船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片子后半部分很大篇幅在讲宁波的天一阁,讲它的历史,它的传承。
《民间故事》讲到江南的民歌,一个个不为人知流传下来的小故事;里面的民歌都由普通百姓所唱,少了份矫情,原汁原味,大大方方,朴朴素素;片子里有很多江南农村的真实镜头,看起来很实在的。然后讲到江南人的手艺,细腻的木雕花,江南的刺绣。当然,刺绣和蓝印花布背后又会有很多的民间的传说,江南人就是这样的多情*_^。到了现当代江南人又把刺绣又和西方绘画结合,产生了仿真秀,乱针绣,素描秀。
《桨声灯影》讲到了秦淮河两岸的故事;候方域与李香君的《桃花扇》,柳如是与钱谦益的亡国故事,为什么秦淮河总是将国仇家恨与儿女私情联系在一起呢??然后是从夫子庙,江南贡院,《儒林外史》谈到中国的八股科举制度。 最后一站当然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了,讲到瘦西湖和淮扬菜---偶的家乡菜。提到扬州富春茶社精致的点心,大家以后去扬州别忘了一定要去。还有梅兰芳,梅兰宴,不行了,不能写了,想起来就流口水。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瓣开落;江南啊,故乡,那是多少人出发的java借黄山导游论坛 口,又是多少人归来的理由;你走的时候,她默默无言却又绝不阻拦,你踏上码头,她已经在静静的迎候了;长成于斯,终老于斯,能读出这片青山的心事,也能听懂这绿水的歌吟;春播秋种,寒来暑往,渐渐的,你就是长在江南这棵树上的一杆枝丫或一片叶子了;没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淘宝女装网羊的苍凉辽阔,也没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凝重深沉;江南有的是杏花春雨般的飘逸浪漫和轻柔婉转;山在天边而翠,水在云中而回,这一份淡泊宁vc静也只有在江南才更能体会;就像大气磅礴的天地间也有斤斤计较的胸襟,小巧玲珑的世界里同样也有坦荡博大的情怀,这样的情怀比力拔山兮气盖世黄山旅游网 含蓄内在,比风萧萧兮易水寒自然深刻,这样的情怀以一种不依附于别的什
么的姿态和境界独立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之中,这样的情怀就是江南的本质与原来...
..."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http://dr.soso.com/p1.gif?ref=http://blog.soso.com/snap.q?op=moupre&rand=0.7879851996582523
摆在江南黄山旅游小镇后面的不是杭州,不是苏州,而是我的老家<<水源木本>>的安徽.安徽的地域文化集中在皖南--徽州文化. 黑白两色仿佛在阐释这徽州即具江南的风貌(吴)又含江西的风气(楚).徽州的魅力还在于他的家庭教育,几百年来从这里走出的徽商被称为儒商,胡适也一直不忘自己的家乡教育.然后是黄梅戏,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老百姓的剧种.依次介绍了徽州的三绝民居,祠堂和牌坊.那里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徽州是一种百年不变的文化,徽州是一首更古不变的田园诗,徽州是那么的恍惚,徽州的可爱就在于这种藏而不露的恍惚.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再不说说苏杭就有些过不去了,<<莲叶田田>>从水的角度介绍苏州,苏州人安逸的生活状态和闲适的生活心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诗改变了苏州的一弯桥,一座庙.还有大运河,宝带桥.一直都很java资源网羡慕杭州人,原因只有一个----西湖.世界上还有比西湖更美丽,更沉静,更雍容的地方吗?也许只有音乐才能描述西湖了,更多的文字只是累赘.片中展现了西湖在晴日,雨天,雪天的美景,角度选景极佳.西湖背后那无数的人文韵事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人景壶天》从南宋苏州郡守所负责编绘的苏州第一幅地图开始,介绍了古代繁华苏州背后的一道道铺着青石板冉冉悠悠的小巷。灵活多变的空间,参差错落的造型,柔和雅致的色彩,玲珑秀丽的庭院和临水而筑的风情给苏州的小巷增添了无尽的美感。然后讲到从这小巷里走出来的唐伯虎,冯梦龙,讲到了关注细节的吴文化;最浓重的一笔当然是苏州的园林了,走进她,你需要一点附庸风雅,一点传统文化的准备,熟读一点历史典故,了解一点诗词,依次讲了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留园。
说完苏杭,《笔墨青山》又回到了皖南徽州寓天工于人巧的黄山。讲了徐霞客,袁枚等人上黄山赞黄山的故事。黄山的峰石松泉云被N多人从动、静两方面采用各种夸张联想的方法赞美了无数遍,关键是拍的感觉很好,很多都是你去一两次所看不到的,个人觉得惋惜的是少了雪中的黄山。黄山的松烧成了灰就成了徽vc资源网墨,还有与其珠联璧合的歙砚;还有安徽的宣纸和宣笔,湖笔原来只是宣州人南下避难的产物;从黄山下来顺便但不可缺少的到了宏村,惋惜的,只是着重讲了宏村的老房子,而真正"拉风"的自给自足的水系却没讲到。九华山则讲到了欲普度众生的地藏菩萨,“以出世的心情,做入世的事”,这对我们现在仍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
也许最能代表一块地域的莫过于她的方言和地方戏了。《吴歌越调》从苏州小巷与小河交叉处的茶馆里的评弹说起,用乾隆下江南的一个故事反映出茶馆与评弹的不可分割,还有江南会书的习俗;“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几乎每个园林都有这么一块地方,这是唱昆曲,听昆曲的地方。说到昆曲,不能不提《牡丹亭》以及其他一些名人名士与昆曲的故事,曾几何时,昆曲的盛行相当于现在的流行音乐。“良辰美
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越剧循序渐进的缠绵与丝丝入扣的情节可能最能反映太湖以南人的细腻。讲到了绍兴的社戏。顺便说一下,其中引入了余秋雨评价越剧的话,《人景壶天》里也有他关于苏州的话,感觉上还是不错的评点,虽然这个人ms被许多人所唾弃。
“回首江南,翩翩翻飞的水袖,情真意切的吟唱,在路上,在水中,在我们的心里,江南的身影轻轻舞蹈着,江南的声音轻轻飘荡着。”
《青梅煮酒》从西晋秦淮河岸边乌衣巷口的王羲之说起,讲到了《兰亭集序》诞生的故事,重现了魏晋名士饮酒作诗,借景抒情的潇洒生活。接着用很大的篇幅借着《兰亭集序》流传过程讲了好多民间流传着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还记得陆游和唐琬的凄美故事,当然片子也不失时机地介绍了八百年前绍兴沈园里发生的这一幕。接着又说了绍兴文人徐文长,苏州文人唐伯虎,有句话印象最深“从此官场上少了一个小吏,中国艺术史上多了一位大师”。再讲到郑板桥弃官后以梅淘宝女装网兰竹菊为乐的“难得糊涂”。总之的一个感觉,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江南的文人大多饱读无用之书,自有一种怀才不遇的傲气,即可爱又可怜。
《朝花夕拾》从江南人随意的喝茶习惯谈起了江南的茶,杭州的龙井茶,从茶到茶具--宜兴的紫砂壶。讲到西施和范蠡泛舟太湖以制陶为业。回到题目,来到了十五岁鲁迅的三味书屋和她家的菜园子--百草园,读到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绍兴的遍地风流还体现在引水下昆仑的大禹,卧薪尝胆的勾践以及王羲之、陆游、徐渭。绍兴的乌篷船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片子后半部分很大篇幅在讲宁波的天一阁,讲它的历史,它的传承。
《民间故事》讲到江南的民歌,一个个不为人知流传下来的小故事;里面的民歌都由普通百姓所唱,少了份矫情,原汁原味,大大方方,朴朴素素;片子里有很多江南农村的真实镜头,看起来很实在的。然后讲到江南人的手艺,细腻的木雕花,江南的刺绣。当然,刺绣和蓝印花布背后又会有很多的民间的传说,江南人就是这样的多情*_^。到了现当代江南人又把刺绣又和西方绘画结合,产生了仿真秀,乱针绣,素描秀。
《桨声灯影》讲到了秦淮河两岸的故事;候方域与李香君的《桃花扇》,柳如是与钱谦益的亡国故事,为什么秦淮河总是将国仇家恨与儿女私情联系在一起呢??然后是从夫子庙,江南贡院,《儒林外史》谈到中国的八股科举制度。 最后一站当然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了,讲到瘦西湖和淮扬菜---偶的家乡菜。提到扬州富春茶社精致的点心,大家以后去扬州别忘了一定要去。还有梅兰芳,梅兰宴,不行了,不能写了,想起来就流口水。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瓣开落;江南啊,故乡,那是多少人出发的java借黄山导游论坛 口,又是多少人归来的理由;你走的时候,她默默无言却又绝不阻拦,你踏上码头,她已经在静静的迎候了;长成于斯,终老于斯,能读出这片青山的心事,也能听懂这绿水的歌吟;春播秋种,寒来暑往,渐渐的,你就是长在江南这棵树上的一杆枝丫或一片叶子了;没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淘宝女装网羊的苍凉辽阔,也没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凝重深沉;江南有的是杏花春雨般的飘逸浪漫和轻柔婉转;山在天边而翠,水在云中而回,这一份淡泊宁vc静也只有在江南才更能体会;就像大气磅礴的天地间也有斤斤计较的胸襟,小巧玲珑的世界里同样也有坦荡博大的情怀,这样的情怀比力拔山兮气盖世黄山旅游网 含蓄内在,比风萧萧兮易水寒自然深刻,这样的情怀以一种不依附于别的什
么的姿态和境界独立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之中,这样的情怀就是江南的本质与原来...
..."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http://dr.soso.com/p1.gif?ref=http://blog.soso.com/snap.q?op=moupre&rand=0.7879851996582523
前一篇:9月9日欧弟被打“马赛克”事件
后一篇:金秋“黄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