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酒识女人

标签:
美酒美女情感情人爱情美食 |
分类: 采访手记 |
http://s4/middle/4ddbc2bftac48ac2a6c83&690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在摩尔多瓦参观考察的第一天,我们来到当地赫赫有名的葡萄酒庄——“莎多·瓦地利”。
“莎多·瓦地利”公司(Chateau Vartely)成立于1996年,最早起源于尔黑地区的一家酿酒厂,在尔黑地区,传统的葡萄种植以及酿造工艺仍然广泛传承着,在那里,人们每天都在重复着生产神圣饮品的过程——酿酒。
尔黑是摩尔多瓦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起源于匈牙利语“VAR”(也就是城市的意思)。“瓦地利”的意思是一座城市或者一座城堡,词源来自于从西喀尔巴阡山脉移民至摩尔多瓦的沃洛克人。
“莎多·瓦地利”的酒庄设计典雅大方。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红白相间的二层小洋楼。这是主楼,用来为客人们提供用餐以及瓶装酒储存的空间。迎宾道两边都是摩尔多瓦建筑风格的两层小洋楼,这是供来此订餐品酒的客人们居住的小酒店。
酒庄的房子大多拥有摩尔多瓦特有的砖红色屋顶,大块白色岩石墙基,浅黄色墙面,加上深褐色的木质窗棂、桔红的地板、瓦蓝的天空、粉色的花朵,我在这调色板洒出来的油画里徜徉着,默默地发动全身所有器官来听、来看、来嗅、来尝、来感受。
“莎多·瓦地利”公司的讲解员告诉我们,酒庄是2006年动工修建的,2008年正式竣工,目前已开发项目面积有 240公顷。
“我们今年又购置了一批土地资源,用来扩大酒庄,我们将新建一座小型高尔夫球场、游泳池以及网球场。”解说员小姐如是说。
在参观瓦地利酒庄的地下酒窖时,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里几乎储存着世界上所有葡萄酒著名产地(包括以旧世界酒为代表的法国以及以新世界酒为代表的美国、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的年份酒。
为什么把其他国家的酒存在“莎多·瓦地利”酒庄呢?
解说员小姐告诉我们:“莎多·瓦地利”的宗旨是,让来自全世界的朋友可以在这里尝到不同国家的葡萄酒,再对比瓦地利出产的摩尔多瓦葡萄酒,给出中肯的意见。
“我们对自己的酒有信心,摩尔多瓦的葡萄酒是最棒的!”
美酒佳肴、迷人风景以及浪漫的建筑风格,使得“莎多·瓦地利”酒庄成为整个摩尔多瓦最热门的婚礼举办地。许多新人都会特意选择在这里完成生命中这一重要时刻。想象一下,你和心爱的他/她站在郁郁葱葱的葡萄藤下,在众人的祝福中交换戒指、亲吻,最后一同喝下象征甜蜜爱情的醇香美酒,绵延的葡萄庄园和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都是你们爱情誓言的见证人,一定会是终身难忘的幸福经历。
瓦地利高雅格调的露天餐厅里,我们几个来自中国的客人品尝着当地的美酒,公司的执行总裁Dmitry Munteanu(蒂米提)向我们一一介绍该款酒品种、年份及特点。
我最喜欢的三款酒是两白一红:分别是2010年的Feteasca Alba(菲特斯卡),同年份的Sauvignon Blanc(长相思)以及2007年的Melot(美乐)。
葡萄酒是按品种命名的。菲特斯卡品种只在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才有。据蒂米提介绍,这是一款年轻酒,是专门为年轻的女孩子设计的口感。
把鼻子凑近玻璃杯,深吸一口它的香气。宛如行走在一望无际的
田野中,四周盛开着无数不知名的花,香气袭人。
“味道真甜!”金岚洙向我眨眨眼睛,“你喜欢吗?”
我不置可否。转头看旁边的维克多,他也在颔首微笑。“女孩子都喜欢这款酒。”
蒂米提慢条斯理的告诉我,品尝不同的葡萄酒就像邂逅不同的女人一样。比如菲特斯卡,喝起来就如初夏时分遇见了一个20出头的年轻女孩,甜美热情。入口的一瞬间会有些小惊喜,浓郁的果香立刻把你迷醉,可是后感会比入口时差,因为这款酒的成熟度不够。
女人的内在是经过成年累月的经验积累慢慢修炼而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是收成好的年份,不同的酿造方式和存储时间,会缔造出不同等级的酒——珍藏酒和普通酒。
据说这款酒在去年的波尔多酒展中大受追捧,获了不少奖项。蒂米提觉得欧洲人喝惯了传统的“赤霞珠”、“美乐”,也是时候开始尝点特殊的味道了。“菲特斯卡”虽然年轻且出身并不是名门,但是胜在她的清新自然,口感甜美,最适合在这炎炎夏日中品尝。
如果把“菲特斯卡”比喻成清新甜美的女孩,那么Sauvignon
Blanc(长相思)一定是有点野蛮的“坏女孩”。Sauvignon一词源于法语的“Sauvage”,意思是野蛮、放纵。与果香十足的“菲特斯卡”相比,“长相思” 就像是一个反叛中带着一丝野味的女子:野性的草香,湿漉漉的稻草味道,清爽的鹅莓,隐约有一丝烟草的味道,还有新鲜的无花果香。总之她永远不会含蓄,更不会害羞,倒是率真得近乎失礼的地步,令人浮想联翩.
很喜欢它的中文译法,长相思。长长的剪不断的思念,就像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女孩子,她总是向往远方那自由自在的生活,桀骜不驯,不愿意被束缚。男人都会有类似的情感经历吧,最爱的那一个永远不在身旁,却仍然止不住地思念她。
这样的女人,注定是用来珍藏在回忆中的。
在品完两款年轻的白葡萄酒后,蒂米提示意我们,是时候邂逅陈年红葡萄酒了。
当侍应生把2007年的Melot(美乐)倒入我面前的高脚玻璃杯时,一股夹带浓郁果香以及较强酒精气味的混合气体钻进了我的鼻子中。
“美乐”是波尔多种植最广泛的品种,虽然Cabernet Sauvignon(赤霞珠)的名气比它更大,但是你有可能在一瓶波尔多红酒里找不到“赤霞珠”,但是不可能在一瓶波尔多红酒里面找不到“美乐”。
拿着高脚玻璃杯轻轻晃动,看着红宝石色的酒液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质感的光芒。20分钟后,这款2007年的“美乐”开始苏醒。比起初入口的酸涩,这时候的“美乐”单宁逐渐柔顺下来,不愠不火,自有一种雍容大度的气质。
比起“赤霞珠”的肆意张扬,我更喜欢陈年“美乐”带来的柔情似水。这完全是一个母仪天下的女人,她雍容大度,丰厚甘美,体态丰腴,温暖的口感和丰富多彩的果味如同王后般有着高贵的修养和温润如玉的性格。
在体验过“菲特斯卡”一般的初恋、“长相思”一般古灵精怪的情人之后,“美乐”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理想伴侣吧。蒂米提告诉我们:前段时间该国的农业部长还打电话告诉他,这款07年份的美乐已成为他的“新欢”。
不知道为什么,品尝这款陈年酒的时候,突然想起曾经读过的关于凡高的故事。
凡高一生嗜酒如命,其代表作《铃鼓咖啡屋的女人》就是以正在饮酒的咖啡屋老板娘雅歌斯蒂纳为描绘对象。凡高抓住雅歌斯蒂纳酒醉后空洞、漫不经心的眼神,盛着酒的杯子大模大样地放在桌上,点出整幅画的情景。
1888年,凡高离开法国到南方寻找平静,但葡萄酒仍在他的生活中挥之不去。在不断的酗酒、创作中,凡高耗尽了他的理想和生命。他在葡萄园里自杀,汩汩之血滋养大地,之后此地结出的葡萄酿出了血红色的美酒。
人们在凡高的日记里找到了这样一段凄美的文字:“你给了我精致、你给了我品味,陪着我度过了那段如同你体味的酸涩的日日夜夜,寂寞的时候你把我变得唯美,失意的时候你陪我一起麻醉,胆怯的时候你给了我勇气。就这样被你幸福地浸泡着——我唇边的美酒情人!”
或许没有爱情滋润的凡高,只有通过葡萄酒,才能短暂感受到一种被爱的温暖吧。
就这样,从第一种到最后一种,我在不停地觥筹交错里让自己的记忆与味蕾得到丰富多采的享受。虽然葡萄酒是越陈越贵,但并非陈酒就甘醇,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酒,这与性格、经历乃至味蕾偏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说,并非价格昂贵的就是最适合你的。
“那你又最喜欢哪款酒呢?”我立即反唇相讥,想用目前这几款酒就定位我,不可能!
他笑了,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我喜欢烈酒,比如说白兰地。”
我也笑了,“这里并没有适合我的酒,或许是因为,我也喜欢白兰地!”
酒的挂杯也是品酒爱好者喜欢聊的一个话题,当然同行的CIFS公司的销售总监陈雪梅女士提醒我,挂杯并不是衡量葡萄酒重要的因素。在摩尔多瓦品酒过程中,一家白兰地酒厂的老板曾跟我们开玩笑说,好酒的挂杯就像女人美丽的双腿,均匀、修长、线条优美。
突然想起阿尔莫多瓦主演的电影《闻香识女人》。比起香水,“闻酒识女人”似乎更为恰当一些,且“闻”字若改为“品”字,就更值得玩味了。在摩尔多瓦品酒的数天里,我逐渐对众多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的葡萄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逐一品尝之后,对它们的个性也开始有了了解,但更多的则是被一种遐想牵引着。
中国有句古话,“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这话虽然直白鄙俗,在美酒当前,却也显得活泼生动。回顾一下中外所有的文学名著不难发现,男女主人公花前月下、推杯劝盏间那些眉目传情,都是日后大好姻缘的铺垫。其实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恋爱之初,都总会有些矜持,特别是女孩子,在心上人面前,忸怩的害羞也是自然生发出来的,并不是一种做作。这时候,酒的功能体现出来了。酒精的热烈会激发人们的勇气,对爱以及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都是人类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
我们从一出生就注定了殊途同归,但是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还是有权利去追求那些美好灿烂的瞬间。
有时候,瞬间即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