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下《简单的组合问题》教后记

(2016-06-06 10:35:22)
标签:

人教版三下数学

简单的组合问题

小组学习

质疑补充

倾听静思

分类: 且行且思
细读教材,基于学情的教学
数学广角——《简单的组合问题》教后记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天台县始丰街道小学  林伟扬

    《简单的组合问题》教材呈现的是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画成正方形的形式,另一种是一字排开进行连线。教材呈现了这样两种思维方式,同时让孩子们能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了导学案——目的让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自行解决问题、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等。

http://s3/mw690/001qoOTQgy72gAVdL1gb2&690



http://s14/mw690/001qoOTQgy72gAVhxiB8d&690



    学生先通过独学,在独学的过程中,表达的方式多样——
    那么我们这节课还讲什么呢?学生是不是都会了呢?其实在知识的梳理及知识的本质特征中,还需要老师去引领,这种引领就是基于学情的教学。
    一、组织学生展示,激发思考
    学生群学后,让学生小组上台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暴露孩子们的思维,学会倾听和静思,没有倾听和静思,所谓的积极发言均是闹腾而已。当学生1在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他用数字代表国家,①②、①③、①④/②①,当说到②①的时候,下面的孩子就直接起立质疑,认为他这个地方出现了重复的现象。也是在这个环节,教师介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是重复现象呢?”学生思维暴露,理解了比赛场次与比赛球队的顺序无关,只与球队有关。在用正方形的表达方式中,展示组的学生呈现的是教材上的思维方式,把任意两个球队连上线。听展的孩子就补充了自己不同的思维方法,也可以用固定的方法,跟一字排列的思维同。在展示的过程中,让裘锁说自己讨论后学到了什么?(下图)
    裘锁:我独立解决的时候以为是12场,通过小组同学的质疑、补充,我明白了A1与A2与下面的A2与A1是重复的,所以我的12场除以2就等于6场了。
    课堂中我表扬了裘锁,我对孩子们说这才是真正的交流与学习,让自己从不懂到懂!
    二、梳理知识,构建模型
    在学生展示互补后,与例题1的排列进行比较,思考为什么同样的1、2、3、4,例题1解决时组成的两位数有12种,而今天代表的四个球队,每两个球队踢一场,就只能是6场了呢?学生在前联中进一步理解题意,构建了排列与组合的简单模型。
    三、多样练习素材,让数学走进生活
    在练习环节,让孩子们举例生活中组合问题,孩子举到了买牙膏,我突然一蒙,买牙膏?孩子解释,说买牙膏和牙刷,有几种组合?哈哈,三年级的孩子真的不错。
    通过这三节数学广角,让我深深地感觉到,要想上好一节课,真的应该俯下身静静地听孩子们的心声,同时向孩子们借智慧。
    课后,余永辉拉着我跟我交流板书上学生的表达方式,阐述他自己的想法:数形结合。真是开心,真希望这样的孩子能在我的课堂中多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