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与马

标签:
徐悲鸿宜兴九方皋奔马图国画大师著名艺术家画马大师杂谈 |
分类: 精品欣赏 |
徐悲鸿兼擅中国画、油画、素描,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他的画作激情饱满,技巧高超,其中最能代表和体现徐悲鸿艺术水平、最能反映他的个性、也最能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于他对马的描绘。徐悲鸿笔下的马千姿百态,或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或奔腾跳跃、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四蹄生烟……不仅外形逼真,而且神态生动。
徐悲鸿笔下的马受人喜爱,除因功力深厚外,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将自已的思想感情倾泻在画中。徐悲鸿一生画马无数,尽抒胸臆。他笔下的马从来不戴缰辔,只有《九方皋》这幅画中的黑色雌马,例外地戴上缰辔,有人问这是为什么,悲鸿笑着回答:“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制。”
徐悲鸿因爱马而画马,因画马而识人。著名画家齐白石,便得了徐悲鸿的相识之力。1929年,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为复兴中国艺术,他冲破思想的樊篱,大胆提出革新主张,惟才是用,力荐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这时的齐白石已六十有六,在反对派的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妙造天然”。他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徐悲鸿做人豁达,作画倾情。泼墨写意也好,兼工带写也罢,笔下千骑总显得刚劲矫健、倜傥潇洒,或奔腾跳跃,或迎风疾驰,或激情长嘶……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风在体内激涌,河在体内奔流,海在体内澎湃。”正因如此,纸上笔端,那些自由的马,才能扬起千里飞沙,万里风尘,从思想深处呼啸而出。
http://s14/middle/4ddb88d3h79efc64e0ab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