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宇清谈网络恐吓营销:消费者是被“吓大”的

(2010-02-08 11:21:42)
标签:

互联网

网络恐吓营销

网络黑社会

网络营销

何宇清

数众互动

it

分类: 营销观点

前一段时间,Google打算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让中国消费者着实领教了一回国际大公司棋高一招的恐吓营销。站在营销人的角度看,这是一次非常有效的营销计划,中国社会各阶层,从上到下都对此作出了强烈的反应。人们都在看Google,渴望知道Google下一步的行动,连政府最后都不得不公开发表意见。其实恐吓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在中国并不新鲜。从保险业、医药健康一直到虚张声势的电视广告,到处可见其踪影。不过,能像Google这样玩的如此高明的却不多。以一篇博文为引子,进而牵动整个中国社会的神经,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令本土企业望尘莫及。

所谓恐吓营销是指营销者通过向目标客户告知某种现存的或者潜在的威胁、危害,或者实施某种有威胁性的举动,以获得公众的注意。使用恐吓营销有很多种方式。你可以危言耸听,夸大危害;也可以威胁让你的产品或服务退出市场,直到有人回应你, 甚至可以威胁将关闭你的公司。 这是一个炒作话题、抓住媒体关注的好方法。如果处理得当,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营销效果。而网络恐吓营销,顾名思义,就是借助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平台实施恐吓营销。随着web2.0时代SNS、微博客的兴起,消费者的参与和分享变得更加简单和有影响力,一条信息可能在瞬间传遍整个互联网。这也就使得事关消费者切身利益的恐吓营销内容更容易被广泛而快速的传播。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网络恐吓营销的案例,供大家对比参考:

1、  康师傅水源门事件。该事件起于论坛的网友帖子,报道了康师傅矿泉水用自来水充当矿泉水的事实,迅速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实际上,这是一起由竞争对手谋划的恐吓营销计划,通过曝光竞争对手的负面,引导网民抵制对手产品,抢夺市场份额。这一行为也被称为网络黑社会。

2、  惠氏沛儿疫苗。沛儿是目前唯一一种可用于预防婴幼儿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的肺炎球菌疫苗,其营销方式十分独特,表面上以公益营销为载体,实际上采用的是恐吓营销手法。通过与宋庆龄基金会合作拍摄公益宣传片,借机获得大面积电视播出的机会(处方药不允许做广告),在片中极力渲染肺炎球菌的危害,引发父母的焦虑;同时,通过长期亲子论坛话题传播,亲子博客软文分享,引导父母对沛儿和肺炎球菌的关注。这种网络和传统媒体配合的恐吓营销传播模式,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3、  360安全卫士。病毒和木马的不断侵袭,使网民越来越关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360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提示、告知、甚至是夸大网络潜在威胁,不断提升自身在用户心目中的“必要性”,使360系列产品的安装量飙升。在网络安全领域,消费者确实是被杀毒软件厂商吓大的。

数众互动(socmass)认为,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企业实施恐吓营销无可非议。但是企业务必把握好一个度——注意企业社会公德与经济利益的权衡。如果完全置社会公德于不顾,恶意炒作,企业肯定难以长久发展,更不用说品牌积累。如果二者可以兼顾,那么,请赶快实施恐吓吧!

收藏、分享这篇文章!


相关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