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奇的第六感技术:微型投影与手势的结合

(2010-01-12 12:21:45)
标签:

第六感

手势

投影仪

非标准化

增强现实

socmass

ar

it

TED最新的一个视频中,印度科学家Pranav Mistry向大家展示了几项让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互动的工具,包括神奇的第六感技术(SixthSense technology),以及划时代的纸”计算机”。向懵懂的世界指明了未来数字互动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和无限可能。点击这里查看原视频


除了惊呼印度科学家的天才外,不禁让人对这个民族开始刮目相看,尤其是印度的教育(Pranav Mistry说自己所掌握的一切都是在印度学会的),对比我们国内扼杀创新的教育体制,实在让人唏嘘。第六感技术是一个极具商用价值的项目,Pranav Mistry并不为金钱所驱使,在最后的问答中表示要将该程序代码全部开放,这种胸襟更是让人佩服万分。(以上题外话,回到主题。)

之前数众互动向大家介绍过增强现实技术(见:《增强现实,互动广告的未来?》)。相对这位印度仔的第六感技术,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过这位印度仔走的更远,将投影和手势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简单而极具创意的解决方案。AR增强现实通过摄像头和动作结合,需要额外的显示屏来呈现虚拟和现实的混合影像。而通过投影仪,一切的物体都可以变成显示屏,比如墙壁、别人的身体,减少了设备需求,移动性更强。在互动领域,真应了那句话: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扯多远。

以下是我觉得这个影片中,一些可能还待突破的困境:

比如投影仪之外还需要其他的设备:识别声音的麦克风,识别动作的摄像头,是否能整合在微型投影仪中?

投影时必需要身体保持稳定,环境还要保持简单,太复杂的环境背景会影响辨识效果。

肯定还需要一台强大的电脑进行计算,电脑有多大,藏在哪里,会不会影响行动,防震否?

对手指的辨识,是通过手指上戴的颜色胶条,且不说戴着家伙丑不丑,如果跟同样颜色的衣服、环境撞上,导致辨识错误,后果很严重。这是一个很要命的技术缺陷。

投影和手势本身只是起到识别和影像投递功能,要完成更多功能,需要其他东西的配合,比如报纸。对奥巴马的新闻图片的识别,预先得编码,才能解码调用相关视频影像。对于非标准化的,千差万别的图片,预先的编码工作怎么做?

也许以上的困境只是时间问题,另外第六感技术与手机的结合似乎可以更早的在商业上得到实现。

思想,让可能性无限延伸。

收藏、分享这篇文章!


相关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