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不到不喜不悲

(2021-09-18 08:43:57)
分类: 心香一缕

做不到不喜不悲

台风“灿都”擦肩而过,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蓝天露出来了,秋天喜欢的样子也回来了。

心情也一扫前两日的低落沉郁,轻松舒朗起来。

看来管理情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是与你毫无瓜葛的天气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影响你。

这个是有据可循的。可以追溯到古人的诗词中。你看:

明明卷帘人已经说了“海棠依旧”了,李清照偏要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春去秋来本是平常事,欧阳修却也是多情: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至于游子在外,更是见不得这样的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何况还在“夕阳西下”时。

当然也有特别“正念”的,同一个秋天,在有的人眼里就非常的“高调”。

刘禹锡便言“秋日胜春朝”,眼里心里就都不一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杨万里也认为“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即使“绿池落尽红蕖却”,然“荷叶犹开最小钱”。

……

是不同的景引发了不同的情绪呢?还是心境不一样,看到的景也不一样?这个就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地说也说不清楚了。

总之,外物与内心必定是有关联的。

悲景生悲情,乐景生乐情,容易理解。但也有人,从美景里会生出易逝的伤感来;也有人从荒凉中却能见得生机与欢欣。

这应该归功于自身的触觉敏锐,多愁善感,心思细腻。感觉来了挡也挡不住。

也就是说,“以物喜,以己悲”是很多人的常态。至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除了超理智或者神经麻木者,那就是特别有修为的人才能做到的了。后者值得被崇敬。

因为他们的境界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高度,格局与常人完全不一样了。

普通人,大多数还是免不了在自己的情绪里兜兜转转、起起伏伏。

有时候出个太阳,有时候下点小雨,有时候来阵台风。

这个也很正常,有感觉总比没感觉好,不要太乱了自己的心神就是。

天气我们左右不了,别人也别妄想去改变,但自己的心情还是可以调节的。

安抚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心情舒畅,是现阶段生活的要义。

用美景讨好眼睛,用美食喂养身体,用闲事取悦心情;不喜欢的,尽量忽略。

如果不能,有些人事可以温和地拒绝,有些理念仍需无言地坚守。

对生活,做不到不悲不喜,但可以不卑不亢。

2015.9.15

更多原创图文,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做不到不喜不悲

做不到不喜不悲

做不到不喜不悲

做不到不喜不悲

做不到不喜不悲

做不到不喜不悲

做不到不喜不悲

做不到不喜不悲

做不到不喜不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看似不动声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