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厅会》张美英(左,王秀玲饰)怒斥高文举(右,朱书林饰)
朱书林,无资料。

董长明(左)《陈三两》饰和尚
董长明,电影《陈三两》中演和尚。

郑立人
郑立人,女,1938年生,河南南阳人。1952年从艺,工旦行。首演新编历史剧《屈原》中的婵娟一角获好评,之后又连续担任了《迎春花》、《荆钗记》、《宝莲灯》、《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诸多剧目的主要角色,终于形成了自己大气、大度、大方的表演风格和动人、动情、动听的唱腔特色。

万宝珠

万宝珠主演的曲剧电影《下乡与赶脚》海报,这是河南曲剧第一部电影
万宝珠,无资料。
沙立叶,无资料。
秦辛爱,无资料。

张香兰《荆钗记》王十朋
张香兰(1938-1989),女,河南洛阳人。1948年加入洛阳农民曲剧社(即洛阳市曲剧团前身),1950年转郑州新生曲剧社(河南省曲剧团前身)。她自幼热爱曲剧,天赋佳喉,不仅吐字清晰、唱腔委婉,且双眸传神、身段潇洒。

张香兰 王秀玲《风雪配 洞房》
特别饰演了《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胭脂》里的鄂秋隼、《王金豆借粮》里的王金豆和《风雪配》里的钱青等一批角色之后,“曲剧第一小生”之誉居然不胫而走。40年的舞台生活中,她获奖无数,口碑极好。她不骄不躁,潜心艺术,把毕生献给了戏曲事业。

张香兰 《风雪配》钱青
张香兰老师的表演的确细腻、稳重,就是声音去不掉“雌音”,遗憾。

王金豆(左,张香兰饰)直接来找未婚妻爱姐(右,万宝珠饰)借粮,
不料嫂嫂刘氏(中,高玉兰饰)发现

刑淑清
刑淑清,女,1937年生,河南西峡人。1956年从艺,工青衣、花旦。登台之初即以俏丽的嗓音和清秀的扮相而大获赞誉。在西安演出《王宝钏》曾被西安媒体称为“深山里的百灵鸟”。她的许多优秀唱段被省电台和中国唱片社录音或灌制成唱片,在宛属各地有巨大影响。现在市面上有黄河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邢老师主唱的七部连台本戏《王宝钏》,洛阳的孔素红等人配像。

张凤梧(右)《陈三两》饰魏朋,左为白雅泉饰张自春
张凤梧(1918-1982),河南许昌人,自幼跟班学戏。15岁时即曾主演《祭塔》一折的白素贞,之后因变声倒嗓,不得不改演丑行。1949年加入开封人民曲剧社,1956年12月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以《陈三两爬堂》中的魏朋一角获演员三等奖,1960年该剧易名《陈三两》拍成电影。同期,在《钱塘县》中扮演浪荡公子花文芳一角,又获河南省第二界戏曲会演优秀演员奖。其他如《卷席筒》中的县官,现代戏《槐树庄》中的李满仓等角色,无不被他演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给广大观众留下了经久难忘的美好印象。

赵德春
赵德春(1928-1988),河南禹县(今禹州市)人,曲剧著名丑角演员。15岁从艺,1946年加入李金波组建的“大众曲剧社”,1959年随郑州市曲剧团进京演出《风雪配》获高度评价。其生、净角色演来也颇具功力,如《秦香莲》中的韩琦、《四进士》中的宋士杰、《呼延庆打擂》中的呼延庆等角色均获极大成功。

赵德春在1982年《荆钗记》中饰万俟xie(紫光竟然没这个字)

李德祥(左)在1982年《荆钗记》中饰三清殿住持
李德祥,无资料。

赵华
赵华,女,1938年生,河北满城人,生于湖北武汉,在河南洛阳长大。11岁从艺,入洛阳农民曲剧社,1950年到郑州新生曲剧社(后改为河南省曲剧团)至今。先后师承曲剧名家冯兆禄、李金波。她戏路很宽,但从不和别人争角色而甘当绿叶,缺什么演什么,仅《红楼梦》一剧她就演过林黛玉、紫鹃、王熙凤、薛宝钗等角色,由是可知其性格和为人。


赵华剧照
阎福应
任自珍 张凤禄
徐德华 于金贵
武育民 常成教
杨清林无资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