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怀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

(2009-01-05 21:54:50)
标签:

豫剧

陈素真

崔兰田

马金凤

文化

分类: 戏剧杂文

亮按:读了几年书,不能免俗。胡诌了几句“诗”,难免方家笑话,但确是我一片真心。

 

 

 

感怀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

                                    陈素真先生

 

 

                                  怀陈素真先生

 

河南梅兰芳,

豫剧女大王。

贵有凌云志,

艺高比人强。

 

注:这是1999年(忽的已经十年了)时感怀素真先生逝世五周年在保定写的几句。第三句原为“凌霜志”,意在表达对陈老及其弟子愈挫愈勇的赞叹,后觉得用“凌云志”似乎更好,一来也能表达原意,二来《凌云志》是陈老和樊先生合作的第一部“樊戏”,有代表意义。

 

 

 

 

感怀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

                                    崔兰田先生

 

 

                                   哭崔兰田

 

清明时节泪纷纷,

痛失大师夺我魂。

如今三年不吃盐,

何处再觅崔兰田?

 

注:这是亮在2003年4月5日得知崔老逝世时写的,套改杜牧的《清明》。崔老驾鹤西去恰值清明,天意乎?诚如斯言,崔老一去,再没有这么好的唱悲剧的了……

 

 

 

 

感怀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

                                    马金凤先生

 

 

                          赞马金凤

 

 洛阳牡丹好,

 年高人不老。

 八旬堪挂帅,

 举国再倾倒。

 

注:这是2002年前后马老率团进京演出交响乐版《穆桂英挂帅》时在保定写的。虽然当时仍为一届贫寒学子,无法亲至保利剧场观摩盛况,但从当时铺天盖地的报道中也能想象到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太太不怕砸牌子,勇于挑战自我引起的举国轰动,实在不亚于当年马老首度进京的情景。为马老,为豫剧,为河南戏,着实大大兴奋了一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