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平枝老师课程访谈-1

(2009-08-07 10:49:03)
标签:

学前课程研究

教育

分类: 文章摘要

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理想的发展

———个性化课程的探索之旅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叶平枝 娜(整理)

 

对话背景:

广东东方明珠幼儿园和广州银湾国际幼儿园使用了DIC国际课程,他们在课程实施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国际视野,将国际多元文化课程和个性化课程作为本园特色课程的方向。他们是如何将个性化教育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呢?本次对话便由此展开……

对话时间: 200976

对话地点:广州银湾国际幼儿园会议室

    者:

叶平枝(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以下简称叶)

王季云(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以下简称王)

王凤利(广东东方明珠幼儿园园长,以下简称王园长)

 

 

Q叶:你们开展个性化课程有多长时间了?基于怎样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王园长:三年左右。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教育思想,我们认为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努力结合多元智能的评价方法,发现和挖掘每个幼儿的优势和潜能,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全面均衡地发展。同时,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我们要根据现代社会国际化的趋势要求,让我们的孩子在起步阶段就与国际同步。我们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

 

Q叶:确实,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理想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倡导关注个体、实施个性化教育。但个性化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的班额那么大,一个教师要面对多名幼儿,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你们是怎样把个性化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实践中的?

王园长:我认为阻碍个性化教育的原因不仅仅是班额,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观念及其个性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即使是小班化教学,一个教师面对15个幼儿,如果没有个性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对幼儿的了解和认识也只是停留在大概的、模糊的层面。

为了落实个性化教育的理念,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我们实施了一对一强化课程,每学期对幼儿进行两次多元潜能测评,针对每个幼儿制订一对一的教育方案,针对家长制订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方案和家长会。

一对一的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每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具备观察幼儿的能力、个案跟踪的能力,找出幼儿的优势智能及劣势智能,制订辅导方案,进行原因分析后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还要求教师针对幼儿发展的关键期施教、学会等待,并进行记录。

 

Q王:你们教师队伍的来源是什么?怎样对新教师进行培训?

王园长: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很熟悉这个课程的理念和操作。在招聘新教师时,我们一般要求有两年省市级幼儿园或国际幼儿园的教学经验,上岗后还要进行专门培训。新教师先要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做详细的幼儿观察记录,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Q王:观察、记录、分析、制订和实施针对性措施的工作量很大,你们具体对教师进行怎样的安排?

王园长:我们是小班化教学,班级幼儿数一般是20名。教师要在一个时间段有针对性地观察几名幼儿,而保教员可以重点观察在生活环节(如饮食)出现问题的幼儿。之后交换观察对象,并进行沟通。通过一对一家长会,我们将观察结果反映给家长,通过对个体的关注强化家长的教育观念。

王:这样,当家长问起幼儿在园的表现时,教师也不是仅笼统地回答“挺好”。很多家长其实都不满足于一般性的回答,他们希望了解幼儿在园各方面的表现。

王园长:是的,我们就是靠这个在家长中树立起专业地位的。不少家长感慨孩子转园来了以后,他们才知道幼儿园教师可以做到这样细致,自己的孩子竟然能够够得到如此特别的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