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老师课程访谈: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课程2
(2009-04-15 17:09:34)
标签:
学前课程研究教育 |
分类: 文章摘要 |
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课程
缪:这个分类只是一个参考,在具体的操作的过程中,一个民间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可能是多元的,而且价值也可能是交叉融合的,关键要看教师如何挖掘和利用。
Q 王:对这些民间游戏做出分类是非常好的,便于教师了解和充分认识民间游戏的作用。那么这些游戏与幼儿园常规的课程是什么关系?
园长:通常,这些民间游戏是通过以下几种活动开展的。一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的,在各区角投放相应的民间游戏材料,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比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响绳”等;在美工区,设置扎染坊、针线缝制区等;在科学探索区,投放陀螺、铁环、沙子等材料。二是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中进行的,现在的民间游戏只是幼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过渡。我们正在思考如何把民间游戏融入主题活动中。
王:如何开展特色课程,怎样与原有课程融合也是值得思考探索的问题。我从你们上午的介绍中发现,民间游戏更多地与原来的课程是分离的,与主题的结合度不够,思考、探索有效的结合方式很必要。但我也有一个观点,如果很难融合的话,也没有必要生拉硬扯,保持相对独立的两条课程线索也是一个办法,否则只能是形式上的融合。我想更多的融合应该是在内容上的,因为幼儿园的课程是一个整体。融合应该是实质性的,而非形式上的。
Q 缪: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地把民间游戏作为独特的课程内容来组织?
黄:早在2007年申报区级课题时,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思考,但当初想法很简单,也没有太多考虑民间游戏与原有课程的关系,只是把它单独列了出来,作为特色活动来实施。在实践过程中,随着民间游戏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我们对民间游戏的理解和认识也逐渐加深,开展民间游戏的经验也在增加。在园长的支持下,经过交流和研讨,我们开始思考是否可以把它作为现有课程的一部分,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Q 王:把民间游戏和幼儿园的课程自然融合起来,就需要对每一类民间游戏的活动进行挖掘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民间游戏的任务、目的、玩法、规则来赋予它价值。同时,保证游戏对于幼儿的愉悦性,这样就可以将游戏引进课程,完成课程目标。你们对民间游戏能够实现何种课程目标是如何考虑的?
园长:从总体来讲,民间游戏要求幼儿有身体的参与和情感的投入。民间游戏来源于本土的文化,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就把目标定位于以下三点:一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协调发展,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兴趣。二是引导幼儿体验本土民间游戏的无穷乐趣,促进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发展。三是增进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保护和传承本土民间游戏。
王:我认为目标方面还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目标的排序问题,开展民间游戏活动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增强幼儿对本土民间文化,尤其是对民间游戏的认同感,保护和传承本土民间文化,进而增进爱家乡的情感,这个应放在第一位。二是目标的三个方面所讲的内容都有交叉,目标的每一条要相对归属于一个方面,如身体动作、社会性、情感等,不能混在一起。三是对于第一个方面的目标,即“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协调发展,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兴趣”这一条太宽泛,作为身体动作方面的目标可再具体一些,而且应删除后半部分关于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兴趣,因为二者说的不是同一个范畴。在实施民间游戏活动时,你们是如何开展的?
园长:在我们对民间游戏进行归类后组织教师进行讨论,探讨如何在课程中开展民间游戏。有的游戏可以单独用于教学;有的游戏可以作为一个主题进行,或者把它融入其他的主题活动中;有的游戏就只能在区角活动和户外活动中开展。
黄:我们还注重为游戏的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一是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兴趣,支持游戏的进行,主要包括游戏的时间、场地、玩具材料等。二是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三是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注意安全。
园长:这是民间游戏活动开展的一个支撑性因素。民间游戏的开展是幼儿主动学习发展的过程,它不是教师教、幼儿学,而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伴随进行的。所以游戏环境的准备是必要的。不仅是充分的物质环境,如材料、场地,更重要的是游戏的心理环境,游戏就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教师应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贴心的关怀,应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如果说物质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静态的,那么心理环境的影响就是动态的了。
Q 王: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要求是不同的,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黄:我们根据不同板块内容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订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都汇总在这个表格里(见表二)。
王: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同一个民间游戏,如何针对年龄阶段实现它的价值,在这方面又是需要考虑的。
缪:比如说一个游戏可以有多种玩法,让每一个游戏更细致化。
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正在考虑的。我们从游戏的玩法入手,探索一种游戏的多种玩法,逐渐丰富游戏的层次。随着年龄段的增加,我们在游戏中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和复杂度。如以“抛香棒”游戏为例,可以对棒的数量、粗细等进行调整,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适当增加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游戏的挑战性,激发幼儿的兴趣。
Q 王:这些说明你们对民间游戏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如何通过游戏实现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也有了明确的意识。那么,如何更紧密地与其他课程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以达到课程目标?
园长:民间游戏的开展可以渗透到科学、艺术、社会等领域。
黄:比如,民间游戏“抛香棒”可以促进幼儿注意力、协调性的发展,可以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多人合作玩游戏还可以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对于更为具体的整合思路与方式,我们还在探索中。
王:的确,民间游戏要真正融入幼儿园课程,使幼儿认同并不断传承、发展,需要做长期的探索与努力。应该说,你们已经做了一些初步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希望今后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融合和渗透的机制、方式,为民间游戏,包括民间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出开拓性的举措,也希望九峰幼儿园在民间游戏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
园长: 谢谢王老师的指导,也谢谢缪老师。欢迎你们再来我们幼儿园指导工作。
来源:《学前课程研究》杂志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