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成都,七天之行,回来正好是五一假期了。
四川,在我的记忆中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爸爸的浓重乡音,陌生的是没有过深的印象,之前回去的一次是十几岁。
熙熙攘攘的人流,耳熟能详的川音,麻辣火锅各色小吃,流通的旧钱币,闹市中悠闲的纸牌麻将、武侯祠、杜甫草堂、乐山大佛。。。逾千万人的城,无不标志着四川的容纳天下。
锦里、宽窄巷——酷似丽江的翻版,凡在别的南方城市见到的特征,都能在这找到些许的复制。
有人说,在这里越山寨的越高调。让你不得不钦佩这里的人们为了享受生活的智慧。
当然,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一种风情。
你带不走,只有留下些单薄的图片
纪念短暂浮华的旅行

在成都春熙路立交桥上拍的,是不是有种似曾熟悉的感觉。


成都空气湿润,与常年阴天有关,这里的女孩子不用特别的保湿,皮肤就很水嫩。
有人说在春熙路能见到成都的各色美女,可惜的是,我逛的那天没拍到。

春熙路上的两尊雕像。
一位老者,一位年轻人,一个朝西南,一个向西北,他们各自朝向不同的人生轨迹。
踏上四川这片土地,有种特别的感觉涌上心头。大概是祖籍在此吧。

耍都,大红灯笼高高挂——成都夜生活可见一斑。


玉沙路的小店,来成都的第一天,同来自河北漂亮的女主播一起在这闲逛了一下午。


这里茶馆是最多的。竹凳木桌,一杯清茶,或看报或打牌或搓麻或摆龙门阵,这是以“安逸”著称的成都人打发时光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的慢对抗全世界的快”成了许多成都人的“好巴适”。

锦里,喝茶小吃布艺各色小店。让你恍若来到丽江。

一城一世界,一报一华西。
来到成都,不得不提到四川报业,不仅在当地有名,在全国传媒界也享有盛名。
去成都途中,飞机上读《成都商报》上的文章,煽情的文字竟然把我弄哭了。
离开成都的前一天,住进一家商务宾馆
单人房,一张大床,两盏吊灯,绿色被套,墨绿色地板。
确实有家的感觉。美美滴睡了一觉。
去都江堰途中。

成都回来的当天,手机也丢了。
发现手机储存的上百个电话,能记住的仅仅只有几个号码而已。
###
##
此处删去了一张照片,呵呵,太胖。
仅仅一年多,长期的静坐工作,不运动、清心寡欲。
每天睡醒来,看见自己一年间变得腰腹臃肿如同孕妇。都难过的如同世界末日般。
美丽只有一步之遥,无奈他在彼岸,我在此岸。
才知道欲望燃烧的不仅是激情还有脂肪。
记得一句话:你有多热爱生活,生活就多宠爱你。
可见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多么的不热爱生活。那么,从现在起努力吧。
图文/寒珠 2010.5.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