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息】2014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征文初中组获奖名单
(2014-11-24 09:25:59)
标签:
教育意图 |
分类: 讯息 |
<
2014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初中组)获奖名单 | ||||
编号 | 等级 | 姓 |
单 |
篇目 |
1 | 一等 | 蒯正聪 | 安徽省长丰县埠里中学 | 把握小说教学关系 |
2 | 一等 | 彭 |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 | 宏观俯瞰 |
3 | 一等 | 董学农 | 安徽省宣城市黄渡中学初中杨林分校 | 横看成岭侧成峰,践行课标“定内容”——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例谈 |
4 | 一等 | 胡良华 | 安徽省马鞍山第一中学 | 小说教学要三问 |
5 | 一等 | 苏红香 | 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 | 从教“故事”到教“叙述”——小说教学的一种途径 |
6 | 一等 | 范广红 | 安徽省陈郢学校 | 小说《心声》教学设计、实录、评课实录及教学反思 |
7 | 一等 | 刘元立 | 安徽省阜阳颍上县五十铺乡中心学校 | 分享农家孩子成长的孤独——《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8 | 一等 | 徐晓艳 | 上海市松江九峰实验学校 | 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审美依据——以石钟山的《雁》为例 |
9 | 一等 | 张 |
江苏省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 | 叙事学视角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故乡》的教学为例 |
10 | 一等 | 武道梁 | 安徽省肥东三中 | 目前的形式和我们的维度——例谈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
1 | 二等 | 江 |
安徽省颍上夏桥镇中心学校 | 以《孔乙己》教学为例谈小说教学内容确定及实施 |
2 | 二等 | 金卫东 | 安徽省合肥市南园学校 | 叹世间隔膜 |
3 | 二等 | 单巨兵 | 天津市南开中学 | 精度细节 |
4 | 二等 | 潘世华 | 安徽省马鞍山七中 | 培养想象力的典范之作——《喂——出来》教学内容的确定 |
5 | 二等 | 汪小艳 |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学 | 断章取义还是求本溯源——《香菱学诗》教学点滴汇 |
6 | 二等 | 李晓峰 | 上海市奉贤区泰日学校 | 以《芦花荡》《荷花淀》为例浅谈小说阅读教学的两个意识 |
7 | 二等 | 姚晓玲 | 安徽省马鞍山第十一中学 | 如何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小说《斑羚飞渡》课例研究 |
8 | 二等 | 张爱群 | 安徽省阜阳第十七中学 | 从文本特质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
9 | 二等 | 周越英 | 安徽省黄山区教研室 | 搭引桥找切口 |
10 | 二等 | 侯正红 | 安徽省马鞍山当涂县江心初中 | 小说教学重抓“手 |
11 | 二等 | 杨正霞 | 安徽省肥东县第三中学 | 《社戏》教学设计 |
12 | 二等 | 丁文明 | 安徽省阜阳颍泉彭庄中学 | 小说《芦花荡》教学内容的确定 |
13 | 二等 | 陈明龙 | 上海市闵行基地附中 | 死亡面前生命的崇高追求——《沉船之前》思想内涵解读 |
14 | 二等 | 尹 |
上海市松江区叶榭中学 | 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故乡》教学设计为例 |
15 | 二等 | 王 |
上海市田家炳中学 | 小说也可以这样教——例谈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
16 | 二等 | 葛筱宁 | 上海市北蔡中学 | 他们的梦想在天空——《雁》的主旨初探 |
17 | 二等 | 张 |
上海市闵行区曹行中学 | 寻找“盲点·重点·难点”——小说《故乡》教学案例 |
18 | 二等 | 王晓岚 | 上海市上南中学东校 | 寻找小说教学的突破口——以《孔乙己》为例谈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
19 | 二等 | 陈文礼 | 上海市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 | 沉船之前 |
20 | 二等 | 王锡权 | 浙江省奉化市奉港中学 | 当“小说”遭遇“经典” |
21 | 二等 | 杨庆华 |
江苏省灌南张店中学 | “折腾”:《社戏》中的叙事艺术 |
1 | 三等 | 王 |
浙江省宁波市雅戈尔中学 | 我这样教《我的叔叔于勒》 |
2 | 三等 | 刘 |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试验基地附属中学 | 淡淡的哀愁,浓浓的情思——小说《城南旧事》主题阅读活动 |
3 | 三等 | 谢华辉 | 湖北省宜昌市三中 | 别让“真知”成“模糊”——《杨修之死》教学案例 |
4 | 三等 | 张 |
上海市洋泾—菊园试验学校 | 走入文本的精神世界——从《凡卡》的文本解读思考小说教学内容的价值 |
5 | 三等 | 方美苏 | 上海市松江九亭中学 | 例谈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
6 | 三等 | 欧家秀 | 上海市崇明教师进修学校 | 认识人物个性背后的社会必然——例谈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
7 | 三等 | 乐 |
上海市松江李塔汇学校 | 小说文本的教学内容定位——以《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为例 |
8 | 三等 | 陈 |
上海市武宁中学 | 注细节、重体验,提升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
9 | 三等 | 许娟娟 | 上海市奉浦中学 | 根据小说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
10 | 三等 | 颜珊冰 |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 | 小说《凡卡》教学内容的确定 |
11 | 三等 | 宋娟娟 | 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 | 激发阅读兴趣 |
12 | 三等 | 刘风光 |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 | 在“突转”中探究人性——《我的叔叔于勒》文本解读之人性的扭曲 |
13 | 三等 | 王在恩 | 浙江省龙湾实验中学 | 只取“一瓢饮”,解读其中味——例谈节选小说教学内容的选择 |
14 | 三等 | 程 |
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中学 | 知行达意 |
15 | 三等 | 周 |
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 《变色龙》教学设计 |
16 | 三等 | 朱 |
上海市虹口实验中学 | 细读明清小说经典回目——以《煮酒论英雄》《范进中举》为例 |
17 | 三等 | 陈 |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在何处?——对“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的一些思考 |
18 | 三等 | 刘 |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 |
19 | 三等 | 徐董梅 | 上海市九峰实验中学 | 巧用留白 |
20 | 三等 | 马 |
安徽省六安轻工中学 |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小说教学 |
21 | 三等 | 王 |
安徽省蒙城第六中学 | 因“ |
22 | 三等 | 詹金明 | 安徽省肥东圣泉中学 | 浅谈中学语文小说教学内容的大胆取舍 |
23 | 三等 | 丁 |
安徽省合肥市第71中学 | 从“文体、学情”角度谈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心声》教学为例 |
24 | 三等 | 丁永新 | 安徽省阜阳颍泉彭庄中学 | 浅谈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根据 |
25 | 三等 | 夏玉如 | 安徽省合肥市第50中学 | 让小说教学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浅谈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
26 | 三等 | 戴继坦 | 安徽省阜阳颍泉彭庄中学 | 关于“小说教学的内容确定”的教学体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心得 |
27 | 三等 | 夏 |
安徽省铜陵第十中学 | 《孔乙己》教学设计 |
28 | 三等 | 李 |
安徽省阜阳颍泉邵营中学 | 《心声》教学设计 |
29 | 三等 | 张先富 | 安徽省含山县教研室 | 横看成岭侧成峰——以《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为例谈小说主题的解读 |
30 | 三等 | 吴成祝 | 安徽省铜陵流潭初级中学 | 师说中学小说阅读教学 |
31 | 三等 | 夏 |
安徽省铜陵第十中学 | 利用小说中的争议引发深阅读——从《西游记》阅读教学案例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
32 | 三等 | 贾 |
安徽省淮南二十六中 | 《喂——出来》的主题与教学安排 |
33 | 三等 | 刘 |
安徽省合肥第五十五中学 |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案例 |
34 | 三等 | 王传扬 | 安徽省阜阳颍上五十铺中心学校 | 《骆驼祥子》教学实录——为中国未来而读青海西宁公开课 |
35 | 三等 | 霍光武 | 安徽省马鞍山第八中学 | 浅谈名著《水浒》教学内容的确定 |
36 | 三等 | 于 |
安徽省固镇县三中 | 《窗》教学设计 |
37 | 三等 | 倪 |
安徽省芜湖市第三十三中学 | 含英咀华,挖掘隐意——细读《范进中举》中的语言描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