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洁士不含氟可口可乐不召回 竟如此这般…
(2012-05-03 15:28:25)
标签:
中国
佳洁士
不含氟
可口可乐
不召回
立顿
食品安全
杂谈
|
分类:
杂谈
|
“五一”小长假期间,一名网友微博爆料称,某企业CEO的女儿抱怨佳洁士牙膏“味道不对”,他不信,在女儿的坚持下,他将信将疑地把牙膏拿去自己的试验室化验,结果是,国内的佳洁士牙膏里根本不含氟成分,尽是各种工业废料。此微博被转发3万多次。昨日,佳洁士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回应称,佳洁士产品符合各国法规,在华销售牙膏以氟化物为防蛀有效成分,产品出厂前均经严格测试。
“佳洁士不含氟”一时成为网络热点,尽管佳洁士作出“含氟”的回应,新浪微博也贴上了“此条微博未经证实,请勿轻信”的标签,且不排除策划这条微博的人有其用意,但从6,000多条网友的回复看,甚至都谈不上“将信将疑”,基本属于不信任。北京国能中电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云峰的回复较有代表性:说真话,我已经从国外给家人和朋友买牙膏好多年了。老爸的牙用国内的牙膏总是出血发炎,用国外的就真没事了,我以为是他心理作用,可后来听说国内牙膏价格太低,牙膏商们用的原料不一样……
跨国公司之所以失去了中国国内用户的信任,在于他们过去一贯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执行不同的标准,用户的“待遇”是不一样的。最近的立顿袋泡茶含高毒农药事件最具典型性,环保组织检出立顿在中国销售的红茶、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中有17种农药残留。农药残留量虽然符合中国国标,但其中7种未被欧盟批准使用,1种超过欧盟限值。中国国内的农药残留标准是欧盟标准的30倍。
合标即合法,所以,可以理直气壮地不下架,但同时也理直气壮地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合法不意味着消费者要全盘接受,还必须合情理。
迷信洋品牌是过去物质短缺时代造成的,国内仅有的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当国门大开,洋货蜂拥而至,但监管却没跟上,违规成本极低,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一些洋货就开始“入乡随俗”。消费者权益保护几近空白,有几则成功的案例,基本是在出了人命之后,行政的强力干预下产生的。
消费者剩下的权利就只有“用脚投票”,走私、出国买“中国制造”,捎带买洋品牌就成为一景。
由于监管的宽松,“佳洁士不含氟”也就不是孤例,还包括奶制品不含奶,冰箱、汽车、奶粉全球召回不含中国,有的真不在国内销售,有的则是蒙骗过关,这一召回,损失多大?地方的税收少了多少啊。可口可乐氯饮料可换货不召回,因为人家尽管“有毒”,但合国标啊,换货已经够给你面子的了!
依我看,让这些“不含”猖獗最大的根源是处罚不含领导。过去数年,食品药品爆发的问题,受到处罚的也就那几个造假当事人,而主管部门的当事人,鲜有因此丢乌纱帽的。偶有丢帽丢命的,也主要是腐败受贿,国法不容。监管“不含”问责制致监管失控。
说白了,佳洁士不含氟、奶制品不含奶、召回不含中国、处罚不含领导,这都是一条流水线上的产品,没什么稀奇,有今天这个结果是必然的。
如今,劣质食药产品泛滥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才逼出了最高检“坚决查处毒胶囊所涉渎职等职务犯罪”,我们希望籍此行动,拉开铁拳整治食药领域的序幕,并因此继续完善国标,为“不出人命”的标准送葬。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