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的梵·高

(2009-11-01 12:38:29)
标签:

梵·高

向日葵

艺术大师

精神

读书

随感

文化

分类: 巫山云语

   永远的梵·高

             文/彩云飞


http://www.jianying.com/attachments/2009/03/1_2009030610161523m4Tx.jpg

 


我要对所有人说:这是一本对我已往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书。而且,现在可以断定:这本书也必将影响着我的余生。
  面对梵·高,你会知道,你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和“疼痛”,都已不足挂齿。你会学会如何去爱一切值得你爱的,在你这短暂的一生中。


现在全世界稍有知识的人恐怕很少不知道梵·高的。在他去世近一百年的时候,生前作品无人问津的温特森·梵·高,光一幅画的拍卖价就高达5400万美元!这位去世后如此闻名于世的伟大画家,他生前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梵·高传》的作者欧文·斯通先生说,温特森·梵·高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


这位对现代欧洲美术有着重大影响的伟大艺术家,在他短暂的37年人生历程中,他的痛苦与欢乐,他的事业与爱情,他的一切言语与行为,除了他的弟弟提奥,这个世界现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关心他。父辈们认为他的追求毫无价值,不能获得一块面包;一般的人认为他是一个疯子,因为他老是对着一根树杆或是一片云发呆;他爱着的女人也认为他是一个傻瓜;爱他的女人又被世俗的丑恶势力所阻挠和嘲笑;他生前的作品仅仅卖出了一幅《红葡萄园》,价值仅400法郎。每月仅靠弟弟提奥寄给他150法郎过活。而这150法郎他大部分拿去买颜料,是以他只能以最差的食物来哄骗总是处于饥饿中的肚子。。。。。。而这一切并不能遏制这个顽强的灵魂对自己事业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发疯似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在饥饿与孤独中步履艰难地奋然前行。


他说:


我愈是生病,筋疲力尽,成为一个古怪的人,我就愈是一个艺术家——有创造力的艺术家。


如果要我在生存与绘画之间进行选择,我宁愿要绘画,因为这项工作是永恒的。凡是想要保住自己生命的人,将会丧失生命,而为了自己的追求而失去生命的人,他将得到生命。


然而,当他成功的时候,也正是他被那个泥泞的环境折磨得心力交瘁精神恍惚的时候,他终于在极度的狂乱中朝自己开了一枪。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然而艺术是不朽的。


在他去世将近100年之后,1987年3月伦敦古画拍卖市场上凡高的《向阳葵》被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2250万英磅的高价买下。(按近期比价 1英磅=15。8元人民币,约合人民币35550万元,即:3亿5仟5百5拾万元,另一次拍买会上《加歇医生像》以8250万元美元成交,仍保持着世界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约合人民币6、8475亿元,真可谓价值连城。)                                                                                                              


这位杰出的艺术大师,在他短短的37年人生岁月里,在饥饿中在被人嘲弄中误解中,为世人留下了800多幅油画1000多幅素描,还有水彩、版画等不朽的作品。


他用色彩来揭示人的精神,来表现人的生命。如《向日葵》就具有这种艺术特征。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燃烧着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炽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凡高虽然只活了37岁,但他的生活和艺术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状态,即使穷困潦倒,也未扔掉那维系生命与精神的画笔。他画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实写照,而是他生命与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热情为生活高唱的赞歌。


马可·奥勒留在《沉思的花絮》一文中写道:即使能活上三千年,甚至三万年,你也应该记住:人所失去的,只是他此刻拥有的生活;人所拥有的,也只是他此刻正在失去的生活。因此,生命的长短没有什么不同。


是的,人的生命,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于浩瀚的宇宙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注定要走向死亡。只是从生到死这一两万多个日子里,我们怎么个活法。要怎样才活得有意义。


正如一位文学家所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象凡梵·高,他是永恒的。逝去的只是他的肉体,他的灵魂和作品却与世长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