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性革命:主体建构之变

第五节 性革命:主体建构之变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程《性社会学》2013春)
对照于《性社会学》教材中的:第3章《当代中国性文化》、第18章《身体与性》
题解:性革命
急、剧的变化(短时间、大幅度),对照于:改良、进步、渐进
≠性解放
≠性自由
题解:主体建构
=当事人对于自我与世界的意义解释
=身体之性
在本节中包括:
l
性道德观的革命
l
性欲望的主体建构
l
性的独处与独立
l
脏与耻:性的负面建构
l
性的心虚
我们的数据来源
2000、2006、2010全国调查情况
调查方法
中国人的习惯 |
化解的方法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讲意义、付酬 |
祸从口出 |
事先获得知情同意 |
见人只说三分话 |
同性别、一对一访谈,双方素未谋面 |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
不“入户抽样”,不在家中访谈, 请到封闭的访谈室来 |
许做不许说 |
使用笔记本电脑问卷 |
4次调查的学术意义
l
2000年完成的总人口随机抽样调查,是全世界第6次、中国第一次同类调查。
l
在2006年再次进行调查,是“性”的历史比较调查。
l
2010年第三次调查,是国际上首次三个时点的对照
l
2010年14-17岁的调查,在居住地(不是学校内),包括社会少年,国内首次。
主要证据
2000年、2006年、2010年的对比;3次10年间的显著变化
一.性道德观的革命
-
越年轻越宽容
-
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宽容
-
收入越高越宽容
-
城乡与城市大小(P值不显著)
提醒:百分比不等于对错
-
l
绝不应该成为任何人判断对错的标准。 -
l
不应该被作为任何一个人自己做出选择的依据。我与世界是朋友,而不是主奴。 -
l
需要认真地想一下: -
n
我所主张的性道德,究竟是我自己的生活经验的总结,还是被别人潜移默化地灌输进来的?既包括保守的意识,也包括开放的思想。 -
n
性道德究竟首先是用来协调我自己的,还是用来指责别人的? -
n
中国在变,世界更在变,任何一种性道德难道就会万寿无疆吗?
当今中国,性道德的根本问题
快乐主义是指以获得快乐为首要的和终极的目标的一种人生态度和世界观。
在中国人的生活情境之中,它往往被曲解为三种另外的东西。
-
“无所顾忌”。
-
“自私自利”。
-
“享乐主义”
用什么来判定“性”的好坏
快乐开始成为首要的判断标准:不快乐的性才是不道德的。
性道德的判定标准的历史演变
“差序格局”中的“亲情自卫”
-
l
对于那些在人际关系上离自己很远的性现象,容易理解或宽容;但是一旦该现象可能涉及到亲人与自己,就会丧失理智、心胸狭窄而且顽固不化。 -
l
因此禁止快乐主义就成为他们的道德底线。台湾的何春蕤教授称之为“娇贵化”,大陆网民则冠之以“装B”。
-
²
“性愉悦”替代性快乐。这是向禁欲主义卑躬屈膝。 -
²
性,何止是“愉悦”? -
²
性是激情迸发,是如癫似狂,是昏天黑地,是物我两忘,是赤裸裸、火辣辣、纯纯粹粹的快乐。 -
²
如果非要把性描绘为温文尔雅的、矫揉造作的、心如古井的状态,那么要不就是描绘者已经垂垂老矣,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二.性欲望的主体建构
性趣强的人的线性增加趋势(以下,P值均为.000)
性,是阶层的(1)各阶层中,性欲强者的%
性,是阶层的(2)各阶层中,认为“性很重要”的%
性,是阶层的(3)文化程度与认同“性很重要”的%
现有性压抑
²
²
²
它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越怕老越有性压抑
“欲望”(desire)的新理解
Sexuality研究重新解释了这一概念。
它已经不仅仅是经典定义中激素驱动的、行为化的、直接引发性反应、性行为与性高潮的那种生理冲动;
而是人类对于“全性”的渴求,包括对于爱、亲密、心灵享受与人格完善等等传统上被归入心理学或文化范畴的那些需求。
性别相关
男人的性欲望更多地指向“欲望”中的“望”(期望)。
可是女人则是更多地指向“欲望”中的“欲”(需求),也就是她自己觉得,性实际上必要不必要。
三.性的独处与独立
自慰就是学习“性的独处”
有过者的首次自慰的平均年龄(F=.000)
开始自慰的年龄,男女出现了趋同的态势
这是女性开始性革命的证据之一
自慰,需要文化想象力,因此文化越高自慰越多
与此同时:婚内自慰急剧增加
婚内自慰促进性福
l
增加了夫妻性生活的频率
l
增加了夫妻性生活的丰富程度
l
妻子自慰促使她更爱丈夫
l
有助于双方的爱情表达
l
自慰提高了性生活的质量
因为它是一种性感受的积累
性玩具:性的独立与纯粹化
l
中国的性玩具产业不仅仅行销全球,也打动了五分之一中国男人和十分之一女人
l
男人和女人在性玩具的用途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意义:中国人的性,已经从人际关系的社会层次上独立出来了
独处与独立来自性快乐主义的发展
有些人,把自慰与使用性玩具作为双方保持各自独立与相互距离的方法之一。
有些人则认为:独处与独立就是“性首先是为了追求自身快乐”的充分证明。只有认同这一信条,双方才有资格与可能结成性关系,而不是相反。
哲学意义
l
如果可以自慰,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互慰”来替代“惟插入论”?
l
既然可以使用性玩具,那么为什么不能“恋物”与“恋动物”?
l
如果“性”独立于共同的性行为,那么为什么就不能从性关系中独立出来?
l
仅仅是为了快乐,甚至仅仅是为了生物学意义上的快乐,更甚至仅仅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生理快乐,如果没有损害他人,究竟为什么就不能得到存在的空间呢?
再思考
²
两个人各自分别自慰或使用性玩具,这还算是经典意义上的“性”吗?
²
以往人们赋予“性”的一切价值与意义,还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
²
究竟是我们跑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还是我们被时代的列车给甩出来了?
这恐怕才是最深刻的性的革命。
四.脏与耻:性的负面建构
l
觉得分泌物脏:女人稍减,男人剧减(P=.018)
l
过性生活本身就脏:男女均稍减(P=.001)
l
性生活里有过耻辱:女人减少,男人增加(P=.000)
男人的性感受:中国的社会性别研究之缺失
脏,社会之手
Ø
较低阶层更觉得脏
Ø
有过多伴侣的人更觉得脏
Ø
脏感也来自性生活不良
Ø
女人的脏感也来自对于男人的性依赖
“脏”是社会道德的判断
男人脆弱的一面:性的耻辱感
Ø
更多地发生在农村
Ø
曾经勉为其难地过性生活
Ø
有过肛门性交
五.性的心虚
性的心虚之一:担心自己的表现:男人持平;女人剧增(P=.000)
女性心虚的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
u
女性自己的各种性烦恼多
u
男方对女方的某些体贴反而造成女性的自卑与愧疚
u
中年的、住在村镇的女性,担心的可能性更大
这是:
l
“二等性别”的屈从地位?
l
争取更高目标,“成长中的烦恼”?
性的心虚之二:幻想与别人做爱
性生活中幻想与别人的历史发展:男人、女人都剧增(P均为.000)
Logistic回归分析
丈夫:
l
并不表明丈夫真的“花心”?
l
“情有所移,心有所动”或者“心有所动,情有所移”?
妻子
²
夫妻是否有过婚外性行为,尤其自己
²
觉得时间太短
²
觉得性生活本身就脏
性的心虚之三:假装性高潮
妻子微降;丈夫剧降。
千古谜题:男人如何假装性高潮?
笔者2010年的追问:回答呈现为分散状。
对社会性别研究的挑战:我们真的了解男人吗?
性的心虚之四:壮阳与滋补:中国性文化的“伟哥”
²
2000-2010,男人吃过的比例保持在十分之一强,女人则基本上是十四分之一。
²
2010年在14到17岁的少男和少女中,也达到十分之一
²
少女超过女人
不是“肾虚”而是心虚
l
养生热+无名恐慌=焦虑时代
l
好死不如赖活着+消费主义=生活方式
六.讨论:性制度的情感动力
性的制度
l
社会中所有那些足以使个体遵从之的关于性的一切规定。
l
它既包括整个法律体系,也包括风俗习惯,还包括那些已经被内化了的“良心”。
l
假设:人类是出于明确或者含糊的理性,才构建出社会制度的大厦。
情感动力
推动人们去制定某种社会制度的非理性的、往往并未涉及直接利益的那些心理感受与情绪发泄的需求。
性方面的种种道德义愤就是最实际的例子,而且往往强于任何其他方面的情绪。
反之,性的激情则是改变性制度的动力。
前一篇:“男尊女卑”,何时开始?
后一篇:第6节 性革命:社会化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