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定性调查的人数问题:是“代表性”,还是“代表什么”的问题?

(2011-02-07 21:12:39)
标签:

杂谈

分类: 研究方法决定结果

――“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法”及其方法论意义

 

摘要:在定性调查中究竟应该调查多少人?这个根源于“代表性”的问题很现实却又是错向的。本文认为在质性研究的最主要形式“求异调查”中,不是有没有、要不要“代表性”的问题,而是究竟要代表什么的问题。定性调查试图囊括的是“研究主题相关的所有潜在信息”,追求的是对“研究主题的归纳程度”;而不是定量调查所要求的“代表性”(代表“总体中的全部个体”)。定性调查只要相对实现了“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就足以反映信息的整体质性,足以通过归纳来满足研究主题的需要,而绝不在于人数的多少。因此,对于定性调查而言,所谓“代表性”其实是个伪问题,以此来衡量定性调查则是个误区。

关键词定性调查  质性研究  扎根理论  代表性  理论抽样  持续对比法

 

全文发表于《社会科学研究》201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