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不得也哥哥”与“不如归去”——咏动物(13)

(2016-08-20 10:34:06)
标签:

文化

曹寅

动物

红楼梦

(十三)“行不得也哥哥”与“不如归去”

            白杜鹃意谓声似鹧鸪,复题二诗正之(371358

窗外催归第几声,钞胥诗已遍芜城。

频疑萱草图中见,笑指姜芽树上生。

寒乞都官曾作字,流传乐府不知名。

南飞莫误飞奴子,试遣瑶函叩玉京。

身颇类鸽,隔笼山鸡引之,则耿介奋鸣不已。)

窗外杜鹃的叫声“不如归去!”已经啼叫很久了,一个普通钞胥(曹寅对自己的调侃)写的诗篇已经传遍扬州城。我多次怀疑“忘忧的萱草”只能在图画中看见了,也几乎开玩笑地说:“姜芽是长在树上” 的。我这个寒伧的都官喜欢舞弄笔墨,却不知道流传的乐府叫什么名字。要是让白杜鹃南飞回它们故乡去,会不会被人误以为是信鸽?是派它们来往京城送信的信史。(白杜鹃颇像鸽子,隔壁笼子里的山鸡招引它们,就很正经兴奋地鸣叫起来。)

何处啼山雪满身,钩辀愁过落花晨。

自调芦管教黎女,并坐鹅笼1看壁人。

地暖不生衔叶智,雨昏差免扑帘尘。

荒江后夜春归急,可送离舟漫绿蘋。

在已经落花的早晨,哪一个山上有满身像白雪似的鸟在啼叫着?“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的叫声,一声声传来,令人发愁。我亲自调好芦管来教这两只从南方来的白杜鹃姑娘;像神话《鹅笼》中所说的那样,与鹅笼并坐在一起看壁玉一样的人。大地慢慢变暖和了,鸟类用不到到处衔叶子来使它们的窝保暖,昏暗的下雨天也不会有鸟扑帘而入。在杜鹃《不如归去》的声声叫唤中,荒江的后半夜里就有人急着要归去了,在弥漫绿萍的江水中送走了离去的船。

1,鹅笼,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载: 阳羡 许彦 负鹅笼而行,遇一书生以脚痛求寄笼中。至一树下,书生出,从口中吐出器具肴馔,与 彦 共饮,并吐一女子共坐。书生醉卧,女子吐一男子。女子卧,男子复吐一女子共酌。书生欲觉,女子又吐锦帐遮掩书生,即入内共眠。男子另吐一女子酌戏。后次第各吞所吐,书生以铜盘一赠 彦 而去。情节乃据《旧杂譬喻经》改头换面而成。后用作幻中生幻,变化无常之典。 清 吴骞 《序》:“昔 东晋 时 阳羡 许彦 ,遇鹅笼书生于 绥安山 下,离奇诡变,至今人称道之。”亦省作“ 鹅笼 ”。 清 蒲松龄 《短禾行》:“世态 渔洋 已道尽,人间何事不鹅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然 阳羡 鹅笼,幻中出幻,乃转辗相生,安知说此鬼者,不又即鬼耶?” 

http://s9/mw690/001qmSa1zy74bZoJaY0e8&690

由于白杜鹃的啼叫声与鹧鸪相似,有人以为就是鹧鸪。因而曹寅再写两首诗说明一下。鹧鸪的啼声很特别,远远听去仿佛在呼唤着“行不得也哥哥”,在古人的作品中,鹧鸪的啼声总是被当作一种离别时的声音来使用,像辛弃疾《菩萨蛮》中写道:“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杜鹃又名杜宇、子规,杜鹃的鸣叫声特别像在呼喊着“不如归去”。因此,在古人诗词里,只要跟归去有点联系的地方,也总是可以听到杜鹃在啼叫,像李重元的《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像秦观的《画堂春》:“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像贺铸的《柳梢青》:“子规啼血,可怜又是,春归时节。”

鹧鸪的叫声是“离别”,杜鹃的叫声是“回家”,两者有些相似,但是有差别。林黛玉的丫鬟名字是“紫鹃”,象征着失去家的扬州孤女林黛玉,念念不忘的是“不如归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