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 “走进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名学生”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2011-09-13 08:24:58)
标签:
学校管理杂谈 |
分类: 德育活动 |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
开展“走进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个学生”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湖北省中小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总体部署,结合武汉市教育局“十二五”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和2011年武汉市教师队伍建设年工作要求,以家访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进一步引导我校班主任、教师履行好育人教书之责,修炼好为师立身之德,架设好家校共育之桥,宣传好教育改革之策,为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贡献。
二、活动主题
走进每一个家庭
三、领导小组
组 长:陆先泽 丁元发
执行组长:刘绍萍
副 组 长:胡江陵 杨
四、工作目标
1、活动组织实现“三个全覆盖”,即:实施推进覆盖全校,参与对象覆盖全体教师,登门走访覆盖全体学生家庭。
2、活动过程突出“四个面对面”,即:学生情况面对面沟通,教育政策面对面解答,育人策略面对面探讨,家长心声面对面倾听。
3、活动效果力求“四个进一步”,即:学校与家庭关系进一步紧密,教师与家长关系进步融洽,教师与学生关系进一步和谐,家长与子女关系进一步优化。
五、工作任务
1、实施面向全体家访行动
面向家庭,采取“学生没进校门,教师先进家门”的新生(含插班生)家访,“接新班即上门”的接班家访等实地走访形式,由班主任教师带队,科任教师参与,全面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成长环境,初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家校联系,为班级管理和后续家访奠定基础。
2、实施重点关爱家访行动
针对贫困生、学困生、单亲生、行为偏常生、家中发生重大变故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随班就读三类残疾学生等七类特殊学生家庭,采取跟踪走访、关爱走访、期许家访等形式,给予学习上的关心,生活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关爱,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实施合理共育家访行动
及时解答家长关注的教育政策和热点问题,增进家校良性互动;主动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和班级育人特色,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宣传科学家庭教育观念,普及学生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家教方法,引导家长既关注学生学业进步,更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实施创新服务家访行动
以实地走访为主,同时可灵活采取信件、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等手段,及时、快捷地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随时碰到的问题,与家长交流、沟通学生在校在家情况,搭建交流平台,共商教育良策。
六、实施阶段
结合市教育局有效德育工程、区教育局创新德育工程的实施,健全完善家访长效机制,开展全体教师定期家访活动。2011年全区集中家访活动安排在下半年,从8月下旬开始,至12月底结束,为期近4个月。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正式启动阶段
1、组织发动。认真研制具体跟踪方案,确保活动有效推进。
2、分级培训。抓好班主任、科任教师培训,明确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要求。
(二)推进实施阶段(8——11月)
1、摸清信息。8月底——9月初,收录学生地址、家庭情况、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拟定班级家访计划。
2、组织实施。以班级为单位,校长带头,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开展多形式的家访活动。
(三)总结表彰阶段(12月)
1、阶段总结。12月上旬,学校对集中家访活动进行自查总结,整理家长意见和建议,分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特点,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校共育方式的工作举措。 12月6日(周二),撰写总结上交区教育局德育办公室。
2、综合考评。12月中旬,推荐优秀班主任、教师参与市局评选活动。市局将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家访工作先进校20所,“我心目中的好教师”50人、优秀家访手记100篇(评选活动方案另行制发)。
3、表彰奖励。12月底,召开家访工作总结表彰会,对获奖个人通报表彰,颁发证书,并给予奖励。
七、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家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师育人教书的重要方面。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教育观念和主动服务意识,将家访作为增进家校互信、提高德育实效、树立良好师风、促进教师成长、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抓出成效。
2、紧扣活动主题,力求活动实效。要紧紧围绕家访活动主题,结合校情、教情和生情,采取校长带头家访、班主任普访、科任教师联访、新任教师入职家访等形式,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家访前,要认真细致准备;家访中,要对学生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与家长互通信息、增进互信。家访后,要对家访中发现和掌握的情况,分门别类加以梳理,认真填写《家访手记》(见附表),撰写家访情况报告,确保家访成效。同时,要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建立学生家访档案,并做好家访信息保密工作,以切实维护学生及家庭隐私。
3、强化督查考核,构建长效机制。要加强对家访活动的督导和指导,将家访工作情况纳入教师师德档案、业务档案和教师师德考评、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内容之一。着力构建家访长效机制,建立家访登记、考核和特殊学生家庭跟踪回访制度,完善家访工作方式方法,推动教师家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4、重视家长心声,改进学校工作。要在家访活动中注意收集、整理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办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的建议,结合自身实际,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与解决办法,加强和改进学校工作,努力回应家长、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良好期待。
6、抓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运用简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报道本区域、教师家访活动情况和家访中好的经验做法以及先进事迹,提高社会关注度,扩大社会影响力,营造家校共育良好氛围。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
2011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