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组长的地位与职责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刘绍萍
年级是学校的基层管理单位,它既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实现单位,又是学校制度、方案的执行单位,更是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责任单位。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有一个过硬的年级组长,也会有一个优秀的年级。年级组长是学校实行分级管理和分级负责制的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上要对校长负责,接受校长、书记及各处室负责人的领导,下要对年级组班子成员、班主任及备课组长的工作进行规划、协调和指导。年级组长在中学“三分天下有其一”,有人称其为“战区司令”,他的能力与素质决定着一个年级工作的成败,其地位不容低估。
年级组长的职责我以为就是调研、汇报、请示、商议、协调、决策与执行。
1、调研:
了解年级的学生、教师的思想、素质状况,了解学生组织、班主任、备课组长的工作情况,了解年级各班级、各备课组落实学校、年级相关制度、规定与安排的执行情况,等等。调研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巡视、观察了解,可以是通过查阅书面材料了解,也可以通过找学生、教师谈话了解,最好是将这几种方式结合起来。
2、汇报:
年级组长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向校长、书记及学校职能部门领导汇报有关工作情况。如对学校制度、规定、方案的理解、执行情况,年级某阶段的整体工作情况或单项工作情况,对某特殊事情或偶发事件的处理情况,等等。汇报的方式有书面汇报、口头汇报、电话汇报、短信汇报等。
3、请示:
年级组长在作出某项安排,特别是在管理思维调整、管理方法改变、重大或突发事件处理之前,均应向学校有关负责人请示。一者便于学校领导知道情况,二者可以得到学校各部门协助与支持,再者还可以得到具体的指导意见。请示的方式与汇报相同。但汇报是陈述过程、反映情况,请示是提出问题、寻求指示。
4、商议:
中学一个年级,少则几个班,多则十几个班、二十几个班,年级组长要管理好这个年级,必须要调动年级班子成员、班主任、备课组长及其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遇事征求群众的意见,特别是与班子成员、班主任、备课组长商议,既便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能使年级组长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年级,还能统一思想认识,培养健康舆论,并使判断更为准确,决策更为科学,方案更为合理。商议一般通过会议的方式进行。
5、协调:
年级组长的协调工作主要体现在加强与学校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合理安排好年级班子成员的分工,积极倡导班级教师、备课组教师的团结,妥善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摩擦与纠纷。
6、决策:
在学校,年级组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基层管理者,可以说,他就是年级的掌舵人,也是年级很多教育教学活动的决策者。年级组长的决策意见一定要经过调研、商议、请示后作出,有时甚至要经过再调研、再商议、再请示的过程。决策之前要全面了解情况,充分发扬民主,及时请示报告。决策要目标明确,方案可行。
7、执行:
年级组长所执行的,既有学校的制度、规定和方案,又有学校领导,包括学校职能部门领导的意见与指示,还有经过年级商议、讨论并报请学校批准的自定方案。执行之前,一定要理解透彻、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执行之中,要贯彻有力、及时反馈、随时调整。
总之,要当好一个年级组长,我的意见,就是要学会调研,学会汇报,学会请示,学会商议,学会协调,学会决策,学会执行,这些是对一个年级组长的基本要求。年级组长只有明确以上职责,才能真正做到对学校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