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公司的大楼有人跳楼,但是没有被报导出来。又一位职场精英的生命就如此消失了,不禁令人想起富士康跳楼事件,不同于富士康流水线每天做着单调作业的员工,这位跳楼的人士,虽然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但至少是在上班大楼工作的。
关于富士康事件的评论,报纸及网路上有很多的说法,但是这些说法都不太客观,或者过于极端,要不站在心理学角度认为跟企业无关,而跟家庭与社会的影响有关;要不就是嗤之以鼻前面这种说法,而把责任全部推给企业。其实这两样的说法都不对,因为如果过于强调那一方的责任,都会为另外一方开脱责任。是的,事实上,一个人会自杀,要综合多方的因素才能做准确的判断,而且跳楼的人数这么多,每一个都有各自的比例因素,忽视每个人的个人情形,而变成统一的说法是极其愚昧及不客观的。以下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些造成跳楼事件的因素吧。注意,这是统一的说法,并不是针对某一个特别的个案说的,事实上是会根据个案作调整的,所以不要掉入“绝对”的陷阱。
一、 家庭与社会的因素
这里指的是家庭教育及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这是最重要的因素,或许有人会不认同,认为都是企业的因素,但是如果真的是企业的因素,那么同样的遭遇,应该全部的人都去跳楼啊!但事实上并没有。如果这是一个对照组的实验,那么根据科学的逻辑,证明造成自杀的因素,企业并不是直接的原因(最多可以说间接的)。这就好比,因为失恋而自杀的女士,就一定是抛弃她的男人的错吗?如果这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以后只要被抛弃的女人都应该自杀,抛弃人的男人都应该判刑。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全世界失恋的男女何其多,因失恋而自杀的人,不但没法证明她是因为爱而自杀的,也无法定抛弃她的人的罪,反而更证明了她是个负面人格的人。同样的,也经常会看到青少年自杀,可能是因为课业压力,或者是由于老师同学的欺压。如果是因为课业,那是最无奈的,因为无法找人发气,但如果是因为某个老师或同学欺压而造成的话,那么这个老师或同学会成为代罪羔羊。而另外一个造成人格的最重要因素:父母,就会被忽略掉了。是的,讲到这里,就是要说明,家庭,是造成人格最重要的因素。有人说,孩子很少在家里,都是别人或学校养的,那么,家庭还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家庭没有背负起教育的责任而交给别人。
由富士康的记录可以看出,跳楼轻生的人大都年纪很轻。这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现在年轻人的AQ(逆境商数),也就是抗压力、抗挫折能力很低。看看二十年前的生活,比起富士康的生活要苦的多了,但是也没有人因此而去自杀,因为大家都吃得起苦。现在的孩子,不论贫富,在家大都被宠惯了,AQ特低,所以一遇到事情,就会承受不了,而以死来解脱。或许有些家长不同意此说法,他们会说,在家里我的孩子都好好的啊!但是他们不明白一点,好好的并不代表心理是健康的,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好好的人,受了刺激以后却干出极端的事情。因为所谓AQ:抗挫折能力,必须在遇到挫折才看的出来,否则在顺境下是看不出来的。为什么这次跳楼事件的大都是年轻人?因为人在学生的时代,家里的人宠着,学校的老师不敢得罪家长的宝贝孩子,即使受挫了,家里的人也极力安抚者,所以大都遇不到所谓真正的挫折,但是出社会以后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会把你当做掌上明珠、太上皇来供着、捧着,于是开始遭遇人生的挫折,如果无法自我调适,就会接二连三的感到挫败,最后走向不归路。
到这里,有些父母会问,那怎样才能训练并提高孩子的AQ?既然叫AQ,那就不可能在顺境中培养AQ,唯有在逆境中才能培养AQ。那或许父母又会问了,难道我要给孩子制造挫折?是的,要给孩子制造逆境,但不一定要制造出挫败的感觉,比如当孩子要零用钱时,不要直接给,可以要求孩子帮忙打扫家务来换取;要享受大餐就必须要准时上桌及帮忙洗碗等等,但是现在的父母都帮孩子做的好好的,陷孩子于低AQ而不自知。
二、 企业的因素
虽然前面说了就家庭的教育占了主要的影响,但并不代表企业就没有任何责任。如果企业把责任都归咎于当事人的个性本身,那么字典上就应该没有“虐待”两个字:因为如果一个人经不起虐待,那就是他的AQ太低,所以只有考验,没有虐待。
企业不应该只把员工当做赚钱机器,富士康最主要的问题是薪资问题,虽然有人说是因为工作太单调的因素,但这绝对不是因素,因为全世界这种单调的工作太多了,也不见做这种工作的人就会轻生,因为钱是最主要因素,只要有了相对应的钱,人的心理是会发挥补偿作用,自动作调整的。虽然富士康公司有很多福利,加班工资也照规定发放,但是由于基本工资太低,很多员工都活在求生存阶段,若不加班,连生存都有问题,哪有闲情逸致去享受休闲设施或利用时间放松。
虽然事实上钱不见得是跳楼的真正原因,但可能为了赚钱,让自己陷入高压枯燥的工作繁忙中,这会使人处于一个低能量的状态、降低一个人的情绪调整能力,所以当他遇到其它不是来自工作而是来自生活上的烦恼与挫折,就无法纾解,就会想不开,想以死来解脱。所以说钱还是影响的间接因素。
三、 媒体的因素
当时张国荣自杀被报导后的晚上到第二天凌晨的9小时内,全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这,就是媒体的威力。
通常一个人的自杀念头往往一闪而过,中途只要有人劝说,或自己的摇摆不定,通常都不会变成现实。但是若其周围有实例做为模范,往往会加速其将自杀念头付诸实现。是的,这种自杀的案例,往往会给其他自杀者勇气,走上不归路。
或许媒体会反驳,不想承认他们应付的责任。那么我换种说法,如果今天我是邪恶的心理学家,我要制造社会的动荡不安,我想先从制造更多的自杀者开始,那么,我就会让媒体大量的报导自杀的案例,各种不同的自杀案例,而且还要求媒体详细描述自杀的手法,那么,社会将会有更多的欲自杀患者会走上自杀的道路,哈!哈!哈!哈!我是邪恶的心理学家,我赢了。…不对!我不是邪恶的心理学家,所以我没有这样做。但是,媒体已经替我做了。
所以,媒体应该要有节制,明星的自杀被报导出来无可厚非,这是不可挡的趋势,你不报导,别家也会报导。但是像富士康这种企业,员工既不是名人、也不是明星,就不必要报导出来,就算第一次非要报导不可,那么接下来几次,按照心理学的机制,就应该压下来,以免产生引发的效应。这是媒体应当负起的社会责任。
不管是那种因素,每个因素的个体都应该负起自己应付的责任,尽量减少哪怕是只有一个自杀者的出现。而不是相互的推脱,把责任归咎于他方,如果每个个体都这样做,那等同于大家都没有责任,就只剩下自杀者自己的问题,所以请自杀者好自为之吗?所以,大家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才是正确的道德态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