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女性 2009年10月《心灵环保,长假启动》

(2009-10-21 00:31:06)
标签:

夏东豪

健康女性

心灵环保

长假

健康

分类: 网络报刊

健康女性 <wbr>2009年10月《心灵环保,长假启动》

 

健康女性 <wbr>2009年10月《心灵环保,长假启动》

健康女性 <wbr>2009年10月《心灵环保,长假启动》

健康女性 <wbr>2009年10月《心灵环保,长假启动》

健康女性 <wbr>2009年10月《心灵环保,长假启动》

第一块:如何利用7天排解心理垃圾

分析十一到来之前的1~9个月,心里有可能积累了哪些心理垃圾,将这些垃圾分类,针对不同的心理垃圾给出相应的对策,告诉人们在十一期间应该如何做才能排解这些心理垃圾。

    哇!放假了,很多人都会利用长假的时候去做一些事情,好好的玩一玩、好好的休息一下、联络一下情感、去学习或处理一些事物等等。是的,玩或休息的确可以让一个人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对家庭主妇而言,处理家务、管教孩子等就是她的工作环境)解放出来,也可以让长期积压的压力宣泄掉。从上一个长假农历年到十一长假,中间的漫漫长日,除了身体的劳累,心理上也想必也累积了无数的垃圾,等着处理掉。身体的劳累可以靠按摩、靠睡觉及休息,得以消除及恢复体力。但是心理的垃圾是不是也是靠出去玩一下或休息一下就解决了呢?当然不可能!否则,大家都只要不要在放假的时候加班,然后好好的去度假,回来后心理的垃圾都解决掉了,那么大家都应该有快乐的人生了,那么这世上还有什么悲欢离合,还有什么痛苦了?不过别急,听起来好像很悲观,但是这并不是全部,长假事实上给人带来的是正面的影响,而对于应对心理垃圾的关系,要从2个角度去看,如果从“清理”心理垃圾的角度去看,好好利用长假的时光,有时心理垃圾的确可以清除不少,若说要完全的清除那也不容易。而如果从“制造”心理垃圾的角度去看,传统的渡长假方式,是无法停止制造心理垃圾的,而且光靠长假的时间就可以做到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若要清除及停止制造心理的垃圾,要从2个方面着手,一个叫“治标”,另一个叫“治本”。治本的东西是在放假的期间可以做的,而治本的东西是不论放假与否,都应该去身体力行的。

    在谈清除及停止制造心理垃圾的方法前,要先谈谈几个非常重要的心态,如果没有这些正确的心态,那么如果结果没有效果,那是很正常没什么值得惊讶的,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虽然如果没效果是一定会抱怨的,但是他们却忘了抱怨自己没有良好的心态)。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要先具备的是那些重要的心态,或者从反面来解释,要避免的心态是那些?

1.要面对,不是逃避:这句可以说是老掉牙的话了,可是偏偏很多人就是在逃避事情而不去面对事情,却要哀声叹息。例如夫妻不和、亲子不亲、同侪不睦等,这些事情经常发生在生活当中,明明问题摆在眼前,但是却从来没解决过,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终日愁云惨淡。或许有人会说:我试过啦,但是没用。那么一定是你没有真正的想解决事情,比方说你是公司的业务代表,客户刻意刁难、脾气又差、不肯付款,搞得你也很气,但是你不会向客户发脾气,你只会用尽各种办法来安抚客户,最后达到客户付款的结果,甚至还愿意继续谈生意。而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你受气了,那可能还陪笑脸。你或许会说:明明是他不对,我干嘛要迎合他,于是你根本不愿去面对、去解决。或许有人又会说:生活跟工作不一样啊,工作不做你会丢饭碗啊,生活上我又不靠对方。那么请好好想一想,你的人生难道不比工作重要吗?让自己幸福快乐不比工作重要吗?除非你是佛陀,不然你的快乐的确是要依靠与你亲近的人一同创造,那你为什么不拿出对待难缠客户的敬业精神来对待他们呢?如果还有人说,以上的方法他都试过,但是没用,那么他一定还有一种方法没试,那就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忙。

2.要努力,而不是不花力气:收获想要多大,力气就要花多大。虽然说放假可以释放一些压力、可以清除一点心理的垃圾,但是如果靠好好度假就可以解决问题,那每个人早就活得快乐了,世界也早已和平了。事实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有收获就要努力。有人说“啊!放假不就要轻松嘛,说到这种地步,未免也太累太严肃了吧!”,这令我想到麦兜非常著名的一句台词“啊!又卖完了”,基本上,他根本没在听老板的话,只顾自己的想法。

3.要坚持,不要想一步登天:有些人面对了,也付出努力了,但是因为看不到成果就又放弃了,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事。要知道,一个人做一件事若要成功,并不是付出1分的努力就会得到1分的回报,通常是要付出3-5倍的努力,甚至10倍的努力才会成功,很多人得不到结果就在于不能坚持。

 

    有了以上的心态,那么接下来不论做的事是轻松的还是艰难的,都会较愿意去做,也较容易成功。我们来看看过去长期在心理累积的垃圾有哪些种类,在假期日子可以做的治标内容是什么?

1.         工作的心理垃圾:工作上的担心失败、遇到的挫折感、业绩压力、每件事情的高要求等等,如果只是这样子看事情,那怎么样都跳脱不出来,即使放假的时候可以占时抛在脑后,但是假节过后又全部回来。一个人如果无法从过去中释怀,那他一定没有去从中学习。所以如要真正清除这些工作上的心理垃圾,那么在放假前或假期的前一晚,好好做一下“检讨”,检讨一下过去的经验,写下改进的方法,然后看着这些方法,想着如果以后都用上这些改进的方法,会有多好的成果啊!那么很容易转变心情的。

2.         伴侣间的心理垃圾:过去的日子里吵吵闹闹难免,平常也很少时间修补,或者说没那个心情修补。那么现在应该趁放假的日子好好修补一下,重点不是在去了哪里玩?做了什么?重点是在心灵上的交流,不要真的跟对方“沟通”希望对方改变的事情,只要着重在过去对方做对的事情上面,多多给与肯定与赞美,多点感谢,对自己曾经不对的地方说声抱歉,并对彼此的未来有正面的期许,如此一来,很多心结或者说一些积压的能量就可以释放出来。

3.         亲子间的心理垃圾:父母和孩子之间一定有所谓的“代沟”,毕竟是两代人,思维想法一定有不一样甚至有冲突的地方。很多时候,亲子关系看似风平浪静,但是孩子心里很多是“口服心不服”,而有的亲子关系明显不好。这时候“马后炮”是一种很有效的做法。假日除了跟孩子一起享受假日时光,在孩子感到快乐的同时,是最好的机会与孩子“谈心”,对于过去的日子,如果父母有错也要由于承认,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死不认错的父母,以后孩子又怎会听命于你。对于孩子过去犯的错,虽不认可,但要表示理解,孩子才会感受到温暖。最后谈些未来,多谈谈孩子的梦想及关心的事情,如此一来,必可化解一些隔阂或增进情谊。

4.         自己的心理垃圾:不自信、意志消沉、对未来担忧、对生活事情的一些气等等,如果说要把这些全部解决,那都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即使如此,也没必要在假日里也这样活,反正一年到头都这样活着,在放假日还怕没这样活而亏到吗?在假日里,去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如果是想唱歌就去唱歌、想睡懒觉就睡懒觉,去做自己想完成的事,想把模型或拼图做完就去完成他,重点是你要从中获得喜悦,那就去做吧!这些都会让你释放一些压力及补充你的能量,或许在你做完这些事后,一些解决原来事情的灵感就来了。

 

以上的办法大多是治标,少数含治本。如果真正要达到停止制造心理垃圾的治本方法,方法无数种,心态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去做心灵成长,那怎么才能心灵成长呢?那就去做跟心灵成长有关的事,对人好不是心灵成长、抱怨不是心灵成长、容忍不是心灵成长、痛苦不是心灵成长、努力不是心灵成长、脾气不好不是心灵成长,不胜枚举,更确切的说,心灵成长会伴随以上的事情,但是只发生以上的事情却不见得是心灵成长。那到底怎样才算是心灵成长呢?学习。你可以向周遭的人请教学习(听完就算了的不算)、看书学习、上课学习等,最重要的是去实践出来,否则很多人永远(不夸张,是永远)都停在“我知道,但是做不到”的领域里。

 

 

第二块:如何防止节后抑郁

休长假的时候是比较容易获得放松,可是随着长假将尽,很多人对于要重新回去上班有抑郁的情绪,或在重新开始上班的那几天很抑郁,怎样才能防止节后抑郁呢?

 

找好的一面来看: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很多人之所以节后抑郁,是因为都想到工作的缺点、烦恼之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一个人看到的都是不好的东西,他怎么可能会开心起来。所以要避免节后抑郁,就要找上班的好处,例如:

1.       太好了,又开始赚钱了:试想想,工作最大的目的是赚钱,你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或者刚度完假所花费的一切,或者还有要付的账单等,这些都是靠钱养的,把焦点放在钱上,可以又开始赚钱了当然是好事,相信没有人会嫌钱多的吧。

2.       太棒了,我充电好了:这完全是一念之转,节后上班第一天你可以这样想:“真讨厌,又要上班了”,你也可以换成这样想:“我刚度完假,真舒服,现在我又有精力来干活了”。有些人会觉得这简直是违心之论,那么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看这种事是不是你不愿意做的。假设你和一位室友住在一起,节后第一天你起床,在你脑袋都还没完全清醒过来的时候,你室友就跑来跟你说:“你好累哦,又要上班了”、“你怎么那么倒霉,还要去面对你讨厌的事情”、“唉!为什么假期那么短?为什么不再多放几天”、“你不觉得心情很郁闷吗?你还有心情上班吗?”,面对这样的室友,不知你做何感想?如果你不喜欢室友这样的行为,那么你为什么要对自己做这样的事呢?如果你喜欢室友这样的行为,那么你要去看心理医生了。

3.       制定目标:就像“新年新希望”一样,但是很少人在节后上班的前一天,甚至在放假中或放假前就制定好放完假后有什么新的目标要达成。有了目标就有了渴望、有了动力,目标不分大小、不分时间的远近,可以是工作上的,也可以是生活上的。例如:“努力工作赚钱好过年啦!”、“这个月我要成为优秀的员工!”、“接下来,我要养成(改变)孩子的某个习惯”等等,只有工作,没有目标的人,难怪他要叫苦,因为他不知道为何而干,不知为何而干的人有如行尸走肉,而制定目标要靠他自己去找,不能靠别人。

4.       未来导向:过去的已经过去,不管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都已经过去。如果眷恋渡假的快乐时光,不如计划下一次渡假时更精彩的旅程。如果是活在创造未来里,那么对时间的前进(在这里不想用“逝去”这种听起来伤感的名词),应该是感到期待与兴奋的,如果没有,那多半是对未来没有期望(这里的期望是指一种常态,而不是被问及才用力想出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