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能否为民众分一次忧?
(2011-04-29 12:23: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阅评 |
专家能否为民众分一次忧?
3月份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淡季“电荒”现象。浙江、湖南、江西、重庆、贵州等地均不同程度的呈现用电紧张态势,各地相继采取限电和让电措施。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战略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卫斌在接受中新网能源频道采访时表示,电煤供需矛盾是造成此轮“电荒”的根本原因,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上调电价。(中国新闻网4月28日报道)
每次闹“电荒”,专家们都会上阵分析闹“电荒”的原因,然后再信誓旦旦地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上调电价——几乎成了他们的不二法宝。前些日子电力部门放出风声,要上调电价,虽然不是民众所用的终端电价要涨,但仍避免不了民众的怀疑,上涨增加的支出,电力公司总要想办法弥补,转嫁到用电户身上的可能性最大,羊毛总要出在羊身上嘛!现在,专家又来凑“上调电价”的热闹,所为何是?
电力部门终端不涨价都无法让公众释怀,要知道电力部门对电价可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且不说甚至可以决定电价),张嘴说空话的专家们“上调电价”,自是更让民众放心不下。终端价一涨,生活用电开支就要增加,直接影响到千家万户。客观说,民众生活用电,没有几家是“挥霍”着过的,出门时不关灯,电脑整天开着,空调全天候十五六度之类。都在努力把好钢用在刃上。无需逼着他们节约。电价上调,无非是想借着开支的增长抑制民众的用电欲望,可能会取得一定效果,但在物价普遍上涨的语境下,低收入者的生活成本每增加一点,都会给带给他们极大的挫败感,更值得警惕。
从这个意义上说,借助“上调电价”解决“电荒”太不靠谱。与其如此,还不如干脆把民众生活用电断掉,既解决了用电紧张,又减轻了民众生活负担,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之前也不是没有过“电荒”,相关部委出面协调解决“电煤”难题,职能部门三令五申保证居民生活用电,政府“空调只能开到26度”节能,“电荒”依旧。仍是年年岁岁“缺”相似,岁岁年年人不“爽”。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真正要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让市场来定价,打破电网公司的垄断,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这才靠谱!市场竞争,最起码,电力公司会努力压缩运行成本,尽量做到高效低廉,然后才会有其他选择。而非现在电力公司养成的一有危机就想转嫁或稍后转嫁给别人的恶习。电力公司作为既得利益者,转嫁成本,尚可理解。专家们的转嫁思维,又该作何解释?实在找不出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勉强说得过去的是,专家们已经习惯为垄断部门擦屁股、习惯为这些部门分忧了吧!
多地出现淡季电荒现象 专家建议上调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