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能不能耐心一点
(2010-11-16 14:32: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阅评 |
对孩子能不能耐心一点
就读惠州二中初一六班的13岁女孩刘晓楠于2010年10月21日离家出走。离家前她与母亲发生过争执,妈妈对她隐瞒成绩的行为极为生气,怒火中烧下拿了晾衣架子打女儿。当时一边打一边骂,持续了20分钟左右。20多天没有她的任何讯息,心急如焚的父母悬赏10万找她。(南方都市报11月15日报道)
无论如何,他们还只是孩子。作为成人的我们,自然不能看着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每次酿成苦果后,我们才会后悔当初对待孩子的态度。如果对他们能够更好一点,不就没有这么多事吗?的确,如果刘晓楠的妈妈发现她的错误后不是武力教育,她又怎么会出走呢!
对孩子的教育,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有模式可套的。因为“人”是多样的。实际上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的并不多。如果说老师因学生众多无法如此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家长们也做不到又是为什么?缺乏耐心!晓楠的爸爸说,“自己平时忙于生意,跟女儿交流很少”。没到尽职尽责的父母大概都是这种理由。
孩子动不动出走、自杀的,早已不算什么新闻。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多么不可理喻,甚至有网友对此评论说“不尊重生命的人不值得可怜”一类冰冷的话。如果用在成人身上,没多少人会反对。但用于尚未成人的孩子身上,显然过于冷漠。这也是缺乏耐心的表现,想以成人规则要求孩子,最好就不要再生产孩子,制造点机器人就可以了,只有它们才会严格按照成人的程序前进。
我的意思是,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成人世界的规则,最好完全放弃“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桎梏逻辑。实际上,除了粗暴野蛮的武力教育,我们还有更多的教育手段可选择。耐心,倾听,尊重,成人做到了,孩子反叛离家的行为可能就会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