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不能失了动物园也没了公园
(2010-04-01 15:59: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阅评 |
民众不能失了动物园也没了公园
从3月29日开始,新会动物园陆续搬迁,到3月31日最后一批梅花鹿和爪哇鹿运往崖门镇古兜村,意味着大部分市民担心的新会动物园搬迁已成定局。城管局一工程师表示,将在原址上建一个开放式的公园……不过也不排除上级部门修改方案,将这块地作为其他用途。(见南方都市报4月1日报道)
动物园让位于城市管理者的权力,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再怎么抒写它的被迫离去带给江门民众的感受,或者呼吁当政者权下留园,都不那么现实,看上去也有点矫情。民众现在能做的,就是关心动物园这块土地的命运了。
以建“开放式的公园”的名义决定让动物园搬迁,于情于理都能缓解职能部门的压力。现在城管局工程师又表示“不排除上级部门修改方案”,或会改作他用。这块处于黄金地段的土地,如果商业开发,利润当然是公园无法可比。
工程师的这种表态,该如何解读?是他个人经验?还是部门授权?这块地,究竟如何开发,还是未知数。建开放式公园,也算让动物园搬迁有些意义;搞成商业楼盘,则成就了职能部门的利益。土地如何使用,职能部门说了算。但这块地,有特殊意义,动物园搬迁是为“开放式公园”,民众也“愿意”将对动物园的情感转移到公园上来,它承载着无数江门人的情感。动物园不在了,还有公园,到底也算是个抒情的地方。
因此对这块地职能部门不能无所顾忌的无视民众情感的自作主张,硬生生地改作商用。如果一开始就说搬迁动物园是为商用,相信动物园的搬迁也不会如此顺利。
开放式公园能不能立于这块土地,取决于民众在职能部门权力体系中的定位。在“以民为本”的语境中,江门也应如此。
http://epaper.nddaily.com/B/html/2010-04/01/content_1043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