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莞先试行
(2008-08-20 23:15: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阅评 |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莞先试行[节选]
记者:各媒体报道,在昨日召开的“推进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广东省确定东莞为省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试点城市。明年初,全省将推行东莞经验。省政府为此将成立东莞市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工作协调小组。这当然是动力,同时也是压力。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下,你如何看这个“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
那小放:从之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台湾生产力促进中心表态联手建东莞生产力学院,到东莞市在50亿元“科技东莞”基金基础上,另拿出10亿元转型基金,再到广东省以“一揽子”方式,给予东莞政策优惠、财力支援等,都为助推企业的转型升级。东莞所为,使得当地需要转型升级的企业并不感孤单、无助;广东省所为,更增东莞成功转型升级企业的信心。示范区明确无误地传递出广东省层面“成也东莞,败也东莞”的信息。既产生压力,又提供方便,对急于完成企业转型升级的东莞而言,更是机遇。内因外因同时具备,实属“省”赐良机!如果没有广东省的支持,仅凭东莞“自己”奋斗,时间长短,成功与否,会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这对更多在莞企业的转型升级,显然能够产生很大推力。
记者:东莞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的主要目标是,通过5-10年努力,东莞市加工贸易企业经营业务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转变,经营方式从OEM(贴牌加工)向ODM(委托设计生产)再到OBM(自有品牌营销)转变,经营路径从加工制造环节向营销服务环节转变,实现产品和产业升级,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你认为5-10年的时间足够吗?需要一些什么条件?
那小放:这个时间,只是广东省对东莞期待诉求的具化,这个数字可能是广东省对世界范围内一些区域成功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所用时间的“折中”。资料显示,从20世纪1960年代到1980年代,台湾用20年左右的时间才走完这段路。东莞能不能在5-10年实现企业的成功转型升级,与东莞经济总量中OBM因素所占的比例有关。当前经济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更多企业只是承担着产品零件的前期生产任务,或制造非高端商品,利润有限,几乎经不起关系生产要素的任何“风浪”。说白了,就是企业本身不具有竞争力。OBM要素中的“设计”、“生产”,决定着企业自主性的大小,商品能够产生附加值的多少。所以,最紧要的是,东莞提供或引进的科技创新人才必须能够满足企业的转型升级所需。虽说人才无“国”界,但吸引、留住人才的环境起着关键作用。当然,人才的创新性,与OEM到ODM到OBM的转变过程的复杂,并不能从这个简单的数字看出来。艰辛与困难,只有亲历者才懂。
记者:昨日的会议上,东莞抛出16个问题,省相关部门领导一一回应。在座谈中,双方讨论热烈,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大力支持东莞试点”。而万庆良也表示,将下放审批权给东莞。涉及省级的审批权限,原则上一律下放给东莞市。涉及到国家部门的审批权限,积极争取。资金上力所能及给予支持。这应该是东莞难逢的机会,东莞应该如何充分发挥?
那小放:前面说了,东莞有着企业转型升级的内部需求,现在外部环境又能尽量满足它的要求,“天时、地利、人和”占尽,恐怕当地领导会高兴得笑出声来。但我不希望东莞因而放弃自力更生的好习惯,靠“省”吃饭。相信东莞也不会。毫无疑问,政策、资金的支持,能够使东莞尽快摆脱转型升级路上“老大难”的困扰,专心于转型升级。值得警惕的是,东莞希望省政府“适当增加到202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同时核减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任务”,土地、农田无关政策优惠,企业转型升级本来就要避免新一轮的土地侵占,现在倒好,狮子大开口。为何不想办法整合固有企业用地?扩大土地使用规模的转型升级,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企业为扩大厂房。增加生产车间,扩大厂房面积与转型升级之前有何不同?所以,东莞必须为自己设限,在获取政策优惠、资金支持外,避免索要可能重蹈覆辙的——等于给自己留条后路的——“便利”。抓住机遇,用未来的示范性说话。
记者:要进行产业升级,更主要的还是要靠整个公共政策大环境的升级与完善。一个市场化的开放竞争的经济,需要体制的进一步革新,东莞能否借助这次的“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试点城市闯出一条路子?它需要什么条件?
那小放:理论上说,东莞的公共政策环境是能够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可以说它走在全国的前列。体制需要与产业升级同步,这是必定的。但要说它能够“一枝独秀”的借助东风闯出一条新路子,我并不那么乐观。体制的自上而下性决定,处在下边的东莞最多只能在广东省画的圆中“摸爬滚打”。从省里的回应来看,根本无关体制。实际上,带着镣铐的舞蹈,跳好了也不会影响舞者之美。东莞应该凭借已经令人羡慕的“特权”,规范制度,提高政府机关的效能,努力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质服务。显然,这要看东莞对自身的价值期待:是养尊处优的高高在上?还是“卑躬屈膝”为公众服务?实现“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政府部门的服务化。而社会整体发展趋势也是要求服务型政府。可以说,服务型政府是东莞完成转型升级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