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开幕式不是我希望的开幕式
(2008-08-10 07:14: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奥运 |
开幕式不是我希望的开幕式
到底是国际性大导演,张艺谋使用演员的数量恐怕也是世界一流,这么多人又能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就更不容易了。所以,看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打瞌睡的我,昨晚的开幕式没有让我感觉到困。我佩服张导,能把“千军万马”指挥得如此规整、流畅;我还佩服张导,能把中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表现得如此直观、淋漓尽致……佩服张导的地方多了去了,尽管运动员入场处那些穿着短裙戴着白帽子的女孩子,到最后的笑容已经勉强得一眼就能看出来,过火的现场,让她们,还有运动员,包括那些元首,都没有了平时的精神气儿,自然也就有点远离张导预想中的效果。大家都知道,这不是张导的错,错就错在老天没有洒下点儿凉意。
说开幕式吧,通过“中国画卷”,“岩画、陶器和青铜器”,“1000多年前的古琴”,“文字”,“丝绸”,“罗盘”,“戏曲”,“礼曲”,“太极”等,展现出中国文明的那些年、那些事。一提及中国,总要提及古老的四大发明,这次开幕式除了火药没提及,其他三大发明还是没有漏掉一个。看来,中国还是需要四大文明。虽然前些时候有专家出来说有新四大发明,可是没入张导的“法”眼,当然,连我对这新四大发明都鄙夷有加的。毫无疑问,这与很多外国人心中的中国(人)形象是吻合的。只是,我们希望通过奥运会展现的并不是这种众所周知的形象,而是新的中国,新的中华民族。开幕式上亿的观众决定开幕式任何艺术形象都可能深入人心,这是表现新的中国,新的中华民族的绝佳良机。为何张导放弃了当代文明?是没有像四大发明一样有力的现代文明?还是另有考量?虽然,当代中国的世界性文明在哪儿,我也不确定。毕竟,张导有着无与伦比的团队,怎么会找不到代表中国现代文明的东西呢!
开幕式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民意,比如在中国队出场时,安排地震灾区汶川县小朋友林浩与代表中国高度的旗手姚明一起出场。不幸的是,林浩,这个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被贴了个“汶川大地震中年龄最小的救人英雄”的标签。虽然也传递出我们没有忘记汶川,世界没有忘记汶川的讯息,但这个标签传递的信息,却让人寝食难安。一个未成年人救援他人的行为,值不值得大肆宣扬?虽然这一行为本身是值得肯定的。未成年人能够完成自救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再要他们“效仿”(标签显然已经传递出了救人有可能成为幸运者的信息)林浩的“救他”,作为成人的我们忍心吗?说实话,地震灾区的任何一个人,与姚明一起出场,都能完成这种讯息的传递。虽然小孩子可能更让人铭心刻骨,但请不要为他加上“小英雄”标签。正常的社会,不需要孩子成为我们的榜样。
不过,开幕式毕竟还是有些惊艳的。希望未来这些日子,运动员也能够有惊艳之举,才更接近奥运的本质。